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放流5500多万尾“幼崽” 浙江宁波多措并举守护生物多样性-

   日期:2022-06-06 21:40:11     浏览:0    

  中新网宁波6月6日电(林波 鲍明浩)20万只Ⅲ-IV期拟穴青蟹,2万尾体长3cm的银鲳,450多万尾体长超5cm的岱衢族大黄鱼……6月6日,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迷你版”的水生生物“幼崽”正奔向大海。

  增殖放流作为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重要和有效手段,一直以来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当日,宁波市2022年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暨宁波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启动仪式在象山县举行,象山、奉化同步在象山港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其他区(县、市)在甬江流域、姚江、内河等开展了不同形式放流活动。

放流现场。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放流现场。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据悉,本次活动以“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宁波市共放流岱衢族大黄鱼、银鲳、拟穴青蟹、日本对虾、菲律宾蛤子,淡水夏花(鲢、鳙、草)等品种共计5500多万尾(颗)。

  根据增殖放流计划,将在宁波各地继续开展多频次的增殖放流活动,并发动更多社会团体、企业组织等共同参与增殖放流工作。

  2022年,宁波市本级将投入1217万元,预计放流岱衢族大黄鱼、黄姑鱼、小黄鱼、曼氏无针乌贼等鱼、虾、贝等13个海水品种,以及6个淡水品种和珍稀濒危物种1个,共计放流数量8亿多尾。

  近三年来,宁波市各级财政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4500多万元,在南韭山、象山港、姚江等水域,放流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黑鲷、黄姑鱼、中国对虾等共计30多亿尾,为修复东海海域暨象山港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提高渔业资源生态保护意识和经济效益,推动海洋渔业产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放流现场。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放流现场。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以岱衢族大黄鱼为例,据调查,宁波市连续11年开展岱衢族大黄鱼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已放流岱衢族大黄鱼苗种1.6亿多尾,岱衢族大黄鱼增殖放流工作的累积效应已显现,增殖水域大黄鱼资源密度显著提升,资源结构明显改善。

  此外,通过增殖放流,宁波市改善了水域生态群落结构。

  近五年以来,该市多品种的增殖放流改善了水域生态群落结构,增殖放流品种涉及鱼、虾、蟹、贝,它们利用天然海域中不同层次的饵料,缓解近海海域严重富营养化现象,从而改善水域生态群落结构,有利于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

  调查表明,通过大规模的增殖放流后,象山港附近水域渔业生物的资源量有所增加,保护了放流海域生物多样性。2021年度放流的黑鲷增殖群体所占增殖水域黑鲷当龄补充群体的比重约为46%。增殖放流是象山港海域黑鲷补充群体的重要贡献力量。(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