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9日电 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9日表示,如果把十混一的样本,到了实验室以后再三个一混、五个一混,就变成了三十个合在一起,五十个合在一起,对样本就会有一定程度的稀释,不能证明这种混合样本跟单采样本的检出率是不是有差异,所以有阳性漏检的风险。
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做好核酸检测工作、抓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此前通报里面讲到,有几家检测机构将五混一、十混一的核酸样本,采用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人为的去稀释样本。怎么判断这种操作?今后将如何加强监管?
李金明表示,混采就是将五个采样拭子、十个采样拭子、二十个采样拭子,放在一个采样管里面,这种做法经过理论验证、实验室验证,和出现疫情发生地真实患者样本的现场验证,它的混采检出率和单采样本没有明显差距,检测准确可靠。
但是,如果这个实验室把十混一的样本,到了实验室以后再三个一混、五个一混,就变成了三十个合在一起,五十个合在一起,对样本就会有一定程度的稀释,这个没有经过实验室的验证,也没有经过临床样本真实的现场验证,不能证明这种混合样本跟单采样本的检出率是不是有差异。所以就有阳性漏检的风险。
针对加强监管的问题,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昂表示,前段时间北京市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个别核酸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违规对多管样本进行混管检测,这种做法人为稀释了样本,违反了质量安全的有关规定,增加了漏检风险和污染机会,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干扰了疫情防控大局。
李昂指出,对这种违法违规的行为,始终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涉事机构已被停止执业,对相关人员的违法行为已移交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察。北京市始终把核酸检测质量安全放在首位,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加强对核酸检测机构的监管。
一是把好准入关。北京市区两级卫生健康部门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核酸检测机构进行准入管理,对于属地的卫生健康部门初审合格的检测机构,市级均要组织生物安全检验质控的专家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以后才准予开展核酸检测。
二是加强常态化质控管理。北京市医学检验质控中心联合市临床检验中心,每月组织面向全市所有核酸检测机构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发放盲样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需停止开展检测工作,整改合格以后才可以进行复检。
三是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根据国家相关工作的要求,还建立了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月审核制度,由各区组织专家,每月对辖区全部第三方实验室在依法执业、核酸检测质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审核,对核酸检测的机构名单进行公示。同时,通过组织飞行检查、质量抽查等形式,加强机构质量管理,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方式,严把核酸检测质量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北京工作组还组织了专家力量,编制了实验室检查操作细目表,用于日常监督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