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人民网评:清明,不忘却过往更希冀未来-柏伶

   日期:2020-04-04 10:25:09     作者:wangxiao    浏览:24    
核心提示:寒冬刚过,清明已至。今年的春天格外漫长。一场看不见硝烟、听不见炮声的特殊战斗意外打响,安宁祥和的生活被突然打破,人们被迫全民迎战、举国出征,布阵国家防线,筑起城乡屏障,捍卫家庭
<p>  寒冬刚过,清明已至。</p> <p>  今年的春天格外漫长。一场看不见硝烟、听不见炮声的特殊战斗意外打响,安宁祥和的生活被突然打破,人们被迫全民迎战、举国出征,布阵国家防线,筑起城乡屏障,捍卫家庭堡垒。</p> <p>  夺命的病毒面前,是部署周密的应急大作战,是气壮山河的生命大救援,是团结互助的全民大动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一曲生命的赞歌在祖国大地回荡、在人们心中回响。</p> <p>  清明,这个慎终追远、寄托哀思的节日,此时此刻便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场空前的疫情中,许多人不幸罹难,献出生命。王兵、冯效林、江学庆、刘智明、李文亮、张抗美、肖俊、吴涌、柳帆、夏思思、黄文军、梅仲明、彭银华、廖建军……这些离去的背影,永远定格在了2020年的春天,镌刻在无数人的记忆深处。他们是父亲、母亲,他们是兄弟、姐妹,是我们血脉相连的骨肉同胞,是我们心心相印的至亲至爱。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生命的光辉和精神的原野。<!--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相比往昔,今年的清明注定会有些“冷清”。很多人或许无法到现场祭扫亲人的坟茔,难以亲身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所有人都深深理解,疫情防控还没有最终胜利,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令人窒息。从“清明时节雨纷纷”到“清明祭扫各纷然”,纵然形式变了、地点换了,但牵挂还在、想念不减、记忆永存。为此,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今天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p> <p>  当此之时,我们缅怀先人、哀悼亡者,也致敬烈士、感恩英雄;我们铭记苦痛、护佑历史,也珍惜当下、憧憬明天。可以说,今天的清明,是一个抚慰心灵的机会,是一个静心思考的契机,是一个联通家国的通道,安放着不同人的真情实感,塑造着时代的文化景观。</p> <p>  清明是追思过往的回眸,也是希冀未来的遥望。从寄托哀思到走向新生,我们不只有肝肠寸断的忧伤,还有高风亮节的精神,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武汉的樱花开了,湖北的城市陆续“解封”,全国各地工厂响起了机器的轰鸣声,大街小巷再次氤氲着令人怀念的“烟火气”……这些看似日常的生活细节,正在一点一点重新“载入”。这是一群人用莫大的牺牲换来的,我们必须学会珍惜。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我们必须全力以赴。</p> <p>  清明是承载情感的节日,春天是孕育万物的季节。不忘却过往,让逝者安息;努力寻找确幸,愿生者安康。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