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全力以赴,不辜负老百姓对军队的信任”-赖昌星后台

   日期:2020-04-06 17:40:39     作者:wangxiao    浏览:19    
核心提示:白衣执甲热血担当——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解放军报记者段江山郭晨特约记者郭晶罗国金时针滴答,脚步匆匆。新的一天,又以“战斗”的节奏开启了。护士长吴丹带队
<p>  <strong>白衣执甲 热血担当<br />&nbsp; &nbsp; &nbsp; &nbsp;——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strong><br />&nbsp; &nbsp; &nbsp; ■解放军报记者 段江山 郭晨&nbsp;<br />&nbsp; &nbsp; &nbsp; 特约记者 郭晶 罗国金<br /></p><p>  时针滴答,脚步匆匆。</p><p>  新的一天,又以“战斗”的节奏开启了。</p><p>  护士长吴丹带队进入隔离区前,瞅了一眼桌上的日历:3月30日。这一天,是她和战友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场上连续奋战的第69天。</p><p>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吴丹所在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被确定为北京市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之一。</p><p>  白衣执甲,抗疫先锋。作为全军唯一三甲传染病医院的医护人员,面对重大疫情,他们总是冲锋在前——从抗击非典到援非抗击埃博拉,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p><p>  这一次,他们依旧冲锋在前,用行动和汗水为首都北京筑起一道安全防线。</p><p>  “我和战友们一刻都不会松懈,直到取得彻底胜利。”吴丹郑重地说。</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06/cb5b36f7647d01a08f1f7b7f.png" alt="" /></p><p>  危急时刻 快速响应</p><p>  “早一分钟建起防线,阻击疫情就多一分主动”</p><p>  接到通知时,护士陈典洁置身在北京西站春节回家的人流中。按计划还有不到半个小时,她将乘坐高铁回家了。</p><p>  “爸妈,今年春节我不回来了,医院临时有事……”急匆匆跟父母解释几句,陈典洁就直接赶回医院了。</p><p>  接到通知时,护士长李因茵正在陪家人吃饭。搁下电话,她对儿子说:“妈妈明天不能和你们一起吃年夜饭了……”和多年前她出征抗击埃博拉一样,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李因茵的脸上是“刻意挤出的轻松微笑”。</p><p>  接到通知时,护士王志洁一家人正在自驾回家的路上。没有犹豫,她决定让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和婆婆先回老家,自己则赶往医院。</p><p>  此时,是农历腊月二十九。京内京外,几乎所有人都风尘仆仆往家赶。而第五医学中心的医护人员听到“战斗集结号”,便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p><p>  “早一分钟建起防线,阻击疫情就多一分主动。”该中心发热门诊主任黄磊复盘当时的情景——</p><p>  中午12点接到抗疫通知;下午2点,团队人员全部集结到位;晚上10点,完成对发热门诊的改造和布置,完善防护措施和诊治流程……从启动准备工作,到接诊第一例发热患者,他们仅用8小时。</p><p>  急匆匆的脚步声,回荡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角角落落。</p><p>  接到抗疫指令第一天,他们抽组50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抗疫医疗队和预备队,并成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赵敏、北京市卫健委新冠肺炎确诊专家秦恩强等组成的专家组。</p><p>  危急时刻的快速响应,为疫情防控争得了先机。</p><p>  3月24日,2名老年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标志着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北京市本地确诊病例实现阶段性清零目标。</p><p>  然而,防治输入性病例的任务依然艰巨。</p><p>  战斗仍在继续。“疫情不退,我们不退。”黄磊说。</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06/6f3ce9c9c46a277c60728254.png" alt="" /></p><p>  勇于担当 护佑生命</p><p>  “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不辜负老百姓对军队的信任”</p><p>  重症监护病房里,每时每刻都进行着抗击疫魔的生死战斗,每时每刻都见证着医护人员的勇敢和无畏。</p><p>  那天,接到值班护士呼叫,重症医学科主任牟劲松立即跑向重症监护病房。</p><p>  情况危急。牟劲松全力投入抢救:俯身上前、开放气道,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患者剧烈的胸腔气流,携带着新冠病毒喷溅而出。医护人员和病毒之间,只隔着一层防护服,稍有不慎就会被感染。</p><p>  这,是一场护佑生命的战斗。</p><p>  最终,这位呼吸衰竭的高龄重症患者被牟劲松和战友从“死神”手中救了下来。</p><p>  白衣作战袍,用生命践行使命,用生命守护生命。面对未知危险,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不辜负老百姓对军队的信任。”</p><p>  抗击疫情,考验的不仅仅是医疗经验和技术水平,更考验责任担当。</p><p>  那天,一名78岁的女性患者入院。她不仅被确诊患有新冠肺炎,还患有心脏病等多种严重基础疾病。</p><p>  “我们必须对病人尽最大努力。”面对复杂的病情,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柏长青和团队没有放弃。</p><p>  接下来的20多天,柏长青和大家一次次深夜抢救,一次次化险为夷。</p><p>  最终,这位患者康复了。柏长青欣慰地说:“我们不仅挽救了病人生命,还给同行、给社会传递了信心。”</p><p>  在1000多公里外的武汉,该中心专家团队也在忘我奋战。</p><p>  王福生院士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火神山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等,在隔离病房抢救病人、收集数据、完善攻关方案。如今,干细胞联合常规治疗方案,已应用于许多重症患者治疗中,效果良好。</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06/1bdaef091653e46312e48f74.png" alt="" /></p><p class="pictext">  仁心大爱 传递力量</p><p>  “爱的力量,会像星光点亮旷野点亮人心”</p><p>  “老爷子,握握手,使劲!”一大早,医生秦恩强穿着防护服,在隔离病房里细心地查房。</p><p>  “有劲呢!”这位高龄患者手一用力,秦恩强心里踏实了不少。</p><p>  通过简单的握手测试,秦恩强对患者康复状况有了基本把握。结合其他指标,他迅速调整了治疗方案。</p><p>  秦恩强参加过抗击非典、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务,是我军疫情防控领域的知名专家。在他看来,“在目前新冠肺炎治疗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帮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至关重要”。</p><p>  医者仁心,时刻给患者传递温暖。</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06/4a92edbf2fc62bef75443508.png" alt="" /></p><p>  那天查房,医生徐哲发现重症患者小杨情绪低落。打听得知,他的父亲因患新冠肺炎在武汉病逝了。</p><p>  噩耗传来,小杨悲痛欲绝。“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必须要坚强”“想想你妈妈,她还需要你照顾呢”……一句句暖心话,使小杨重新振作起来。如今,小杨已康复出院。</p><p>  “爱的力量,会像星光点亮旷野点亮人心。”徐哲说,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战场上,医护人员一个温暖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传递的都是信心和力量。</p><p>  在该中心抗疫医护人员的工作群里,患者的需求信息在不断更新:“3床爷爷有高血压病史,各班关注按时服用降压药”“37床患者需要一次性内衣谁帮代买”“32床大叔有糖尿病,麻烦食堂单独备一份无糖餐”……</p><p>  当医护人员为了患者而奔忙时,他们身后的家人也在默默支持着他们。</p><p>  吴丹的丈夫顾风军,也在该中心工作。因为疫情,夫妻俩一时未能相聚。</p><p>  那天,吴丹刚刚参与抢救完一名危重患者,不经意间看到隔离门外的丈夫。</p><p>  隔着厚厚的隔离门,他们“相遇”了。</p><p>  “家里有我,不用牵挂。”当丈夫将写的纸条隔着玻璃门展开时,吴丹的泪水立刻涌了出来。</p><p>  “家人给我的爱,我会送给病区更多的人。”吴丹说。</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