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高精度数字土壤”建成 我国耕地状况一目了然-如何治疗烂脚丫

   日期:2020-04-07 03:15:05     作者:wangxiao    浏览:22    
核心提示:“高精度数字土壤”建成我国耕地状况一目了然最新发现与创新科技日报北京4月6日电(记者瞿剑)以100米×100米(1公顷)为单元,全国耕地土壤状况通过数字化呈现,一目了然。中国农
<p>  “高精度数字土壤”建成 我国耕地状况一目了然</p><p>  最新发现与创新</p> <p>  科技日报北京4月6日电 (记者瞿剑)以100米×100米(1公顷)为单元,全国耕地土壤状况通过数字化呈现,一目了然。中国农科院6日宣布,由该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完成的覆盖全域的中国“高精度数字土壤”,历时21年建成。</p> <p>  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研究员张维理介绍,数字土壤是利用“3S”,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等现代信息技术方法,模拟、重现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等土壤性状的空间分布特征。“高精度数字土壤”能直观、精细展现土壤资源与质量状况。<!--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中国“高精度数字土壤”含9大图层,具有多要素(多项土壤理化性状)、高精度(100米数据)、多时空维度(40年土壤空间数据)特征,是我国迄今最完整和精细的土壤资源与质量科学记载。它以1公顷为单元提供各地多项土壤资源与质量理化性状,其中的土壤质量稳定性性状,如土体构造、质地、母质、成土条件、土壤类型等,时效性达上千年,可长久使用;而土壤有机质、酸碱度、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以及耕层厚度等土壤质量快变化性状,为了解土壤与环境质量演变提供了依据。</p> <p>  张维理表示,该项研究目标是对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投入巨资完成的大比例尺土壤调查图件和资料进行抢救性收集和时空整合,而“人工完成这一浩大工程需用时约600年”。从1999年以来,在科技部5个基础性工作重点项目等持续支持下,研究人员“从青年干到中年”“从中年干到老年”,将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及人机交互设计融入土壤学研究领域,以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带动我国土壤时空大数据构建。项目相关成果已为国内60余家专业科研机构和全国31个省份农业、环境、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应用,取得了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