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新华国际时评:书写中外携手抗疫的时代答卷-陆家嘴交通管制

   日期:2020-04-08 15:48:44     作者:wangxiao    浏览:19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题:书写中外携手抗疫的时代答卷新华社记者韩梁4月8日,伴随着武汉“苏醒”,中国抗击新冠疫情迎来重要里程碑,也为全球抗疫带来曙光和信心。近日,中国发布新冠疫情
<p>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strong>题:书写中外携手抗疫的时代答卷</strong></p><p>  新华社记者韩梁</p><p>  4月8日,伴随着武汉“苏醒”,中国抗击新冠疫情迎来重要里程碑,也为全球抗疫带来曙光和信心。近日,中国发布新冠疫情信息、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纪事,以时间轴为线索,梳理这段中国同世界携手抗疫的不凡历程。</p><p>  这条密集的时间线,标注着国家记忆与民族精神,记录着中国方案与行动,彰显着中国担当与使命,镌刻着全球风雨同舟的历史瞬间。<!--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p>  这是一场注定改写历史的危机:全球多点暴发,140多万确诊病例,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冲击世界政治、经济、公共卫生安全等诸多领域。疫情防控已成为一场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之战、维护世界发展繁荣之战。中国最早投入战斗,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取得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成果,为各国抗疫赢得宝贵时间,在这场全球大考中交出了无愧于时代的答卷。</p><p>  切实有效的中国方案与行动,为全球抗疫提供务实路径。1月3日起,定期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多方及时通报疫情信息;1月12日,第一时间与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信息;迄今与全球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举行专家视频会议;中外研究人员联合发表学术论文,携手加强科研攻关合作,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危机中,中国把摸着石头过河、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世界无私分享,积极推进疫情防控国际交流合作,为遏制疫情传播、维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作出重要贡献。</p><p>  兼济天下的中国担当和善行义举,为全球抗疫提供强大支撑。中国最早直面疫情挑战,艰难时期得到多国暖心相助。如今他国遭遇“至暗时刻”,中国感同身受伸出援手。中国援建伊拉克核酸检测实验室,缓解当地病例筛查燃眉之急;中国医疗专家组“逆行”欧洲疫情“震中”,传授宝贵防疫经验;中国企业雪中送炭,在非洲多国免费改造新冠病例定点医院……在疫情最重的地区,在全球防疫的薄弱环节,中国身影从未缺席。</p><p>  纪事中的一组数据令人触动:中国政府已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物资援助,中国地方政府已通过国际友好城市等渠道向50多个国家捐赠医疗物资,中国企业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捐赠医疗物资。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背后,是不让任何国家掉队、携手共筑全球“安全网”的大国担当,闪耀着生命至上、扶危济困的人道主义光芒。这些大爱和善举,赢得世界敬意。</p><p>  中国以团结精神和人类视野凝聚共识,为全球战“疫”提供思想指引。没有什么比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更能印证人类命运相联、休戚与共的现实,也没有什么比全球合作抗疫更能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不久前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就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稳定世界经济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强调行动、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倡议针对“盲点”“痛点”精准施策,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p><p>  从支持国际组织发挥应有作用,到携手各国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从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确保全球产业链开放、稳定、安全,到对冲种族歧视、排外主义等“逆全球化”暗流,从携手各国共建“健康丝绸之路”,到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知行合一,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推动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注入强大精神力量。</p><p>  透过这场全球危机,更多人拨开现实迷雾,越来越清晰认识到:一国独大的霸权世界,零和博弈的对立世界,罔顾公义的冷漠世界,只能加剧危机和矛盾,无法为人类带来真正福祉。在全球抗疫的历史时刻,人类正站在一个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新起点。担当共同责任,维护共同利益,以共生共荣逻辑替代“丛林法则”,以理性消除偏见,以行动赶走犹豫,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世界终将走出疫情黑夜,迎来黎明曙光。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