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科技日报记者陈瑜</p>
<p> “嘀!”在机场海关出入境大厅,手持扫描枪读取旅客电子健康申报码后,海关关员马上可以在电脑上看到旅客通过个人健康申报小程序报送的内容,审核无异常后,旅客即可被快速放行。</p>
<p> 海关口岸一线是疫情“外防输入”的主要战场。为方便旅客进行电子申报,海关总署联合民航部门下发通知,要求航空公司在所有来华航班值机柜台、登机口等地点张贴“中国海关旅客指尖服务小程序”二维码,以便旅客随时扫描或下载,可选择在值机时、登机前、落地后等适宜时段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健康申报。</p>
<p> 据统计,自3月19日以来,全国共有31个直属海关涉及入境航班监管,共监管入境航班2196架次,入境旅客266941人次。相关人士表示,在这次疫情迁延的不同阶段、不同场合,海关总署深入实施“科技兴关”战略,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p>
<p> 1月25日,海关总署重启出入境人员填写健康申明卡制度,海关科技人员便紧急开发出入境人员健康申明卡电子申报小程序,并相继推出网页版和APP版,截至4月8日,小程序访问量782万人次,微信用户数约195.6万,累计申报约368.7万票。“互联网+海关”网站及掌上海关APP累计申报量约11.9万票。</p>
<p> 口岸防疫是战场,后方实验室检测也是战场。随着输入病例不断增加,全国海关充分调动、整合海关自有检测能力,最大程度挖掘自身潜力,将检测人员、设备等全部向一线检疫工作倾斜,加紧配置急需的检测设备,最大程度满足疫情防控需要,新增核酸提取仪40台、荧光定量PCR仪39台,新建改建P2实验室5个。</p>
<p> 该人士介绍,目前全国海关检测能力由7000人份提升至17000人份。特别是北京海关和上海海关闻令而动、迎难而上,15天改建完成P2实验室,检测能力分别提升1600人份和2000人份。此外,海关会同科技部遴选出多项国内快检新技术,在口岸现场验证试用。</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10/1cb6ea038f109a18dd845c56.jpg" /></p>
<p> 海关关员对入境人员进行咽拭子采集。来源:海关总署</p>
<p> “科技上一线、专家出现场”,从采样难点到检测技术瓶颈,海关实验室的专家们贡献智慧和力量,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每天面对大量送检样品,实验室骨干冒着被感染的危险,24小时轮守随到随检,在生物安全三级防护下,每天在人体耐受的极限条件下连续从事高难度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十几个小时,为筑牢口岸检疫防线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p>
<p> 大数据时代,疫情防控离不开数据的支撑。</p>
<p> 海关紧跟国内外疫情发展形势,加强与外交、工信、卫健、移民、民航等部门合作,进一步深化大数据风险分析,强健海关战疫智慧“大脑”,增强疫情输入性风险及早发现、及早处置能力。</p>
<p> 1月27日,海关第一时间全面梳理形成14天内疫情严重地区出境尚未复入境7.6万名高风险旅客信息清单,紧接着梳理出具有疫情严重地区旅行史,且从疫情严重地区之外其他口岸出境尚未入境的1377名高风险旅客信息,保障了旅检现场对入境人员实施精准检疫。</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10/a09ba17932388ea4673f5bff.jpg" /></p>
<p> 海关关员开展入境旅客信息核对工作。来源:海关总署</p>
<p> 在口岸一线,海关检疫人员通过大数据信息,紧盯重点国家、重点航班、重点人员,对高风险入境人员,通过已建立的协作机制,在口岸实施双布控、双拦截;对高风险航线航班100%实施风险布控和指定地点登临检疫,严格查验交通工具航行健康申报单证和员工健康管理档案,做到疫情输入风险早发现、早控制。</p>
<p> 3月13日,由德国法兰克福飞抵上海浦东机场的CA936航班,就是由海关总署风险防控局(上海)下达疫情布控规则命中的。海关现场登临检疫查实了4名有发热症状旅客和2名报告服用过感冒药的旅客,该6名旅客及其4名同行者由120转送至指定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检查。</p>
<p> 来源:科技日报</p>
<hr style="max-width: 100%;letter-spacing: 0.544px;font-size: 16px;caret-color: #333333;background-color: #ffffff;line-height: 25.6px;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system-ui, Arial, sans-serif;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
<p> 编辑:李俊霞</p>
<p> 审核:王小龙</p>
<p> 终审:冷文生</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