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trong> (抗击新冠肺炎)援武汉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抵杭:去时无畏 归来无恙</strong></p>
<p> 中新网杭州4月14日电(记者 钱晨菲)“山河无恙,感恩有你”“逆行天使”……14日11时许,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内,手举标语、横幅的医护人员、家属早早等候。时隔70天,结束了驰援武汉任务和隔离休养的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抵达杭州。</p>
<p> “我每天都掰着手指数日子,可算把她盼回来了。”“80后”邵辉是浙江省人民医院望江山院区ICU护士孟燕燕的丈夫,其特地向公司请了假,来接妻子回家。“她说回来后最想吃我做的菜,所以我在家里准备了虾、鱼、卤鸭……都是她爱吃的,我会亲手给她剥虾。”</p>
<img alt="黄位明(右一)与妻子、女儿相拥。 钱晨菲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14/3a9fc6e41d95f30c0d60c6b9.jpg" title="黄位明(右一)与妻子、女儿相拥。 钱晨菲 摄" />
黄位明(右一)与妻子、女儿相拥。 钱晨菲 摄
<p> 邵辉说,没想到妻子这一走便是70天,错过了2月19日的结婚纪念日心里有些遗憾,特地准备了惊喜给她补上。</p>
<p> 手捧大束鲜花,还没等到妈妈的到来,浙江省人民医院急症科护士郑维维的女儿张蕊已眼里噙着泪水。“爸爸很少给妈妈买花,她去武汉的时候我们说好,会带着鲜花来接她,今天实现了承诺。”谈及近来的变化,张蕊觉得自己变得更加独立。“以前都是妈妈照顾我们,这段时间我学会了做饭和照顾爸爸,为了欢迎妈妈回家,昨天我们还进行了大扫除,把家里布置的漂漂亮亮的。”</p>
<img alt="郑维维(图中)与家人合影。 钱晨菲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14/56de1cc6783f7409fbb60097.jpg" title="郑维维(图中)与家人合影。 钱晨菲 摄" />
郑维维(图中)与家人合影。 钱晨菲 摄
<p> 包括孟燕燕、郑维维在内,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由7名医生、9名护士、4名医技、11名司机后勤人员组成。驰援武汉期间,该医疗队先后转战4家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682人,治愈出院1070人,是转战方舱医院最多的医疗队。同时,该医疗队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病人“零死亡”的目标,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p>
<p> 从立春之日驰援武汉,到时隔2月余再回家乡,不少队员用“去时无畏,归来无恙”总结这段经历。</p>
<img alt="张蕊与妈妈相拥而泣。 钱晨菲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14/351f49ed89bf4c478d170f75.jpg" title="张蕊与妈妈相拥而泣。 钱晨菲 摄" />
张蕊与妈妈相拥而泣。 钱晨菲 摄
<p> “妮妮呀,可想‘死’爸爸了。”一下车,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黄位明就与妻子、女儿抱了个满怀,出发时女儿才刚满10个月,一转眼已过了周岁生日。“能平安回家,听孩子叫一声‘爸爸’很开心,我想等女儿长大一点,跟她说说我在武汉发生的故事,教会她勇敢和坚强。”</p>
<p> 通过与队员们70天的朝夕相处,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何强亦感触良多。“不论是建设方舱医院初期,一身泥巴回到驻地,还是每天公交车来回近100公里的上下班,队员们都毫无怨言,非常感谢大家的付出,感谢他们能健健康康去、平平安安回。”</p>
<img alt="医护人员欢迎同事回家。 钱晨菲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14/86eaad8a3b5c5940601104cc.jpg" title="医护人员欢迎同事回家。 钱晨菲 摄" />
医护人员欢迎同事回家。 钱晨菲 摄
<p> “去时无畏,归来无恙”,当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重归平凡生活,万家灯火下的一声“爸爸”、一口家常菜或许正是最大的幸福。(完)</p><!--画中画广告start--><!--新闻通发页画中画zz-->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