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人民来论:新基建,新概念更要新观念-陈星言

   日期:2020-04-22 02:18:55     作者:wangxiao    浏览:26    
核心提示:伏特不期而至的疫情加速了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疫情监测、远程医疗、物流配送等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日常,“新基建”提前迎来巨大需求。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
<p>  伏特</p> <p>  不期而至的疫情加速了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疫情监测、远程医疗、物流配送等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日常,“新基建”提前迎来巨大需求。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更是为“新基建”按下快进键。</p> <p>  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更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体现数字经济特征,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然而如何让“新基建”促进产业升级激发产能释放,防止沦为“花架子”,创新的不仅是概念,更是观念。</p> <p>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激发项目活力。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更应交给“专业的团队”。“新基建”涉及高新技术和专门领域,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力量难以完全驾驭。引入社会力量将能有效解决“思考不到位、建设不专业、后续运营无头绪”等问题。事实证明,一些地方投资的项目,在引入专业团队进行市场化运营后,有助于将项目最大可能盘活。<!--画中画广告start--><!--新闻通发页画中画zz-->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按需建设稳步推进防止资源浪费。“新基建”作为大型基建项目,建设过程需多个行业相互配合,短期内会对区域GDP增长带来明显效果,但盲目追求GDP不可取,应考虑实际需求,避免资源浪费。当前,推动“新基建”宜更加注重服务现有产业链的升级,满足当地生产生活的需求。根据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实际需求作出“是否要建设,该建设多少”的科学决策,让有限社会资金用在刀刃上,也让“新基建”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p> <p>  完善配套打通连接保证高效运行。“新基建”并非独立的系统,不能单独运行,只有置身于社会、市场中,与上下游相互配合才可发挥作用。无论是开辟一个全新的领域,还是对原有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地方在投入“新基建”的同时应注重配套设施的同步建设,实现技术相匹配、需求相衔接。正所谓“好马配好鞍”,地方政府要从产业链的全局出发对“新基建”进行审视与考量,把握“新基建”对行业的倒逼作用,促进相关联的产业及时改造升级。</p> <p>  疫情加速了人们对大数据、5G等技术的应用,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需求。然而新基建要发挥作用,光靠概念不够,还需要各级政府创新思路创新观念,唯有结合实际统筹推进,才能发挥新基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