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rong>第一观察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重温交大西迁精神</strong></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23/59d283833e74bfacef23231a.jpg" /></p>
(新华社记者鞠鹏 摄)
<p> 习近平总书记22日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考察调研。</p>
<p>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讲述他们上世纪50年代,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从黄浦江畔来到渭水之滨,扎根黄土地,开启建设西部科技高地和一流大学的故事。</p>
<p> 收到信后,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还特意提起收到西安交大西迁老教授来信的事。</p>
<p>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又专程到西安交大考察调研,蕴藏着让西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芒的深意。</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23/ef433a42d94e06c12da8bcb4.jpg" /></p>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新华社发)
<p> 西迁精神指的是什么呢?</p>
<p> 交通大学始称南洋公学,1896年由盛宣怀等创办于上海,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之发轫。1921年定名交通大学。</p>
<p> 1955年,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战略布局和西部工业发展需要出发,作出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决定。</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23/013af6946a3b01b371132769.jpg" /></p>
上世纪60年代初拍摄的西安交通大学校门(资料照片)
<p> 当时的西安,发展水平与上海差距较大。学校建在田野之中,马路不平、电灯不亮,晴天扬灰路,雨天水和泥,夏无大树遮阳,冬无暖气御寒。</p>
<p> 面对困难与挑战,交大人没有退缩。他们披荆斩棘,向科学进军。</p>
<p> 至1956年9月,包括815名教职工、3900余名学生在内的6000多名交大人汇聚西安,开启一段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23/7c0adc8a5ce719f2ae78d523.jpg" /></p>
1959年拍摄的西迁后的交通大学校园一景(资料照片)
<p> 在“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指引下,交大人始终秉承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23/082a03a0721f1487c2c68f8a.jpg" /></p>
俯瞰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邢鹏 摄)
<p> “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这是西迁人永恒不变的精神底色,也是西迁精神的新时代内涵。</p>
<p>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最突出的任务是帮助中西部地区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在劳务协作上帮、在消费扶贫上帮。长远看,东西部扶贫协作要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p>
<p>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脱贫攻坚战场,大力弘扬西迁精神,将激发更多人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更多智慧和力量。</p>
<p>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总书记来到西安交大,也是为莘莘学子指明奋斗方向。</p>
<p> 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作出新的贡献,是当代青年的共同责任。</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4/23/580392fb95a6a555362bec90.jpg" /></p>
西安交通大学举行2018年毕业典礼(新华社记者刘潇 摄)
<p> 60余年后的今天,在西迁精神激励下,广大青年弘扬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玉汝于成的奋斗精神,扎根实际、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公而忘私、埋头深耕的奉献精神,奋斗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必将书写新的青春华章。</p>
<p> 策划:霍小光</p>
<p> 监制:车玉明、张晓松、鞠鹏</p>
<p> 统筹:雷敏、杜宇</p>
<p> 主笔:王鹏</p>
<p> 视觉/编辑:郝晓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