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50年砥砺奋进</p>
<p> 50年风雨兼程</p>
<p> 50年群星闪耀</p>
<p> 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画中画广告start--><!--新闻通发页画中画zz-->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让我们一起回顾</p>
<p> 跨越半个世纪的追“星”之旅</p>
<p> 50年前的今天——</p>
<p> 1970年4月24日</p>
<p> 一曲《东方红》</p>
<p> 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卫星的声音</p>
<p> 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p>
<p> 依靠自己力量</p>
<p> 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p>
<p> 50年过去了</p>
<p> 今天中国航天的成就举世瞩目</p>
<p> 超过300次航天发射</p>
<p> 超过200颗卫星在太空运行</p>
<p> 这些“高大上”的中国卫星都有什么本领?</p>
<p> 和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联系呢?</p>
<p> 答案就在这里:</p>
<p> 中国拥有由通信、气象、</p>
<p> 导航、高分、空间科学等</p>
<p> 各类卫星组成的卫星大家庭。</p>
<p> 这些卫星“各显神通”,</p>
<p> 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p>
<p> 看直播买买买没它不行——通信卫星</p>
<p> 没有它,</p>
<p> 我们每天看电视、视频通话、上网</p>
<p> 都将成为天方夜谭。</p>
<p> 说起通信卫星,人们并不陌生。</p>
<p> 这个卫星家族,</p>
<p> 就好像空中信使,</p>
<p> 收集来自地面的各种“信件”,</p>
<p> 然后再“投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用户手里,</p>
<p>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p>
<p> 通信卫星一般采用地球静止轨道,</p>
<p> 位于地球赤道上空约3.6万公里处。</p>
<p> 从地面上看,</p>
<p> 卫星像挂在天上不动,</p>
<p> 这就使地面接收站的工作方便多了。</p>
<p> 由于位置高,</p>
<p> 不受地理条件限制,</p>
<p> 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p>
<p> 比其他通信方式更可靠,</p>
<p> 特殊情况下甚至是唯一的通信手段,</p>
<p> 重要性不言而喻。</p>
<p> 有了它再也不会迷路了——北斗导航卫星</p>
<p> 现在,</p>
<p> 当我们打开手机或者导航仪使用导航服务时,</p>
<p> 并不是仅仅接收GPS的卫星信号,</p>
<p> 而是北斗、GPS等卫星定位系统的融合信号。</p>
<p> 卫星导航系统,</p>
<p> 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p>
<p> 在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p>
<p> 欧洲伽利略等导航系统</p>
<p> 纷纷以单一轨道卫星部署星座的背景下,</p>
<p> 中国北斗独树一帜,</p>
<p> 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混合导航星座,</p>
<p> 由MEO卫星(地球中圆轨道卫星)、</p>
<p> 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p>
<p> 和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p>
<p> 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p>
<p> 分别运行在距离地面2万公里、</p>
<p> 3.6万公里、3.6万公里的轨道高度上,</p>
<p> 既能覆盖全球,</p>
<p> 又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p>
<p> 今年,我国还将发射一颗北斗卫星,</p>
<p> 完成北斗三号全部组网卫星发射。</p>
<p> 今后,无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p>
<p> 人们都可以靠中国的卫星导航寻找到方向。</p>
<p> 出门带不带伞就靠它了——风云气象卫星</p>
<p> 我们平时收看天气预报,</p>
<p> 手机刷天气APP,</p>
<p> 背后都离不开风云气象卫星。</p>
<p>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p>
<p> 中国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气象卫星。</p>
<p> 目前8颗卫星在轨运行,</p>
<p> 可对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极端天气、</p>
<p> 气候和环境事件进行及时高效观测,</p>
<p> 成为国产卫星中应用最好的卫星,</p>
<p> 还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p>
<p> 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p>
<p> 是全球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p>
<p> 气象卫星目前主要分为</p>
<p> 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两大类。</p>
<p> 静止气象卫星高度大约距离地面3.6万公里,</p>
<p> 因为它的运行轨道是地球同步轨道,</p>
<p> 所以从地面上看卫星在空中是静止不动的。</p>
<p> 由于站得高看得远,</p>
<p> 静止气象卫星</p>
<p> 可以对目标区域进行连续气象观测。</p>
<p> 极轨气象卫星的运行轨道为太阳同步轨道,</p>
<p> 飞行高度约为距离地面600~1500公里,</p>
<p> 每天在固定时间内可以经过同一地区2次,</p>
<p> 每隔12小时就可获得一份全球的气象资料。</p>
<p> 由于离得近看得更清,</p>
<p> 极轨气象卫星可以获得全球气象信息。</p>
<p> 两种类型卫星相互补充,</p>
<p> 协同观测,</p>
<p> 形成了1+1>2的气象观测效果。</p>
<p> 它能给地球拍“3D大片”——高分卫星</p>
<p> 高分简单说就是高分辨率的意思。</p>
<p> 我们手机上使用的导航地图,</p>
<p> 有了高分卫星后,</p>
<p> 可以更精准!</p>
<p> 以去年11月我国发射成功的</p>
<p> 首颗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立体测绘卫星</p>
<p> ——高分七号为例,</p>
<p> 大到“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规划、</p>
<p> 雄安新区的建设、冬奥会场馆的选址,</p>
<p> 小到住宅小区、学校、公园的选址布局,</p>
<p> 都需要大量高精度测绘数据作为决策依据,</p>
<p> 而这都有赖于高分七号提供的</p>
<p> 1:10000比例尺测绘数据产品。</p>
<p> 高分七号还有一项神奇的本领——</p>
<p> 能给地球拍摄“3D大片”。</p>
<p> 与一般光学遥感卫星只能拍摄平面图像相比,</p>
<p> 高分七号可以绘制立体图像。</p>
<p> 建筑物在地图上不再只是一个方格,</p>
<p> 而是一个个三维“模型”。</p>
<p> 因此,高分七号能够</p>
<p> 高效地绘制地面地形模型,</p>
<p> 甚至是城市三维模型。</p>
<p> “千里眼”一样的高分卫星还能对</p>
<p> 滑坡、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的潜在隐患</p>
<p> 进行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p>
<p> 通过灾前、灾后高分卫星的影像对比,</p>
<p> 可以直观展示灾害发生位置和</p>
<p> 灾区建筑物坍塌损毁情况,</p>
<p> 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p>
<p> 它在替人类仰望星空——科学试验卫星</p>
<p> 仰望星空,</p>
<p> 大家是不是也会对神秘的太空充满好奇?</p>
<p> 那么,这些星际的秘密</p>
<p> 就交给科学试验卫星家族来解决吧!</p>
<p> 听听这些卫星的名字吧!</p>
<p> “悟空号”“墨子号”“慧眼号”“张衡一号”……</p>
<p> 好像离我们很遥远,</p>
<p> 但名头可都不小。</p>
<p> 这些卫星都运行在高度约</p>
<p> 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p>
<p> 技能非常“高大上”,</p>
<p> 专注研究发生在地球、行星际空间</p>
<p> 乃至整个宇宙空间的各类自然现象及其规律,</p>
<p> 每有研究成果,</p>
<p> 都会引发颠覆性创新,</p>
<p> 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大动作”。</p>
<p> 航天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p>
<p> 每一次成功发射的背后</p>
<p> 都凝聚着成千上万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p>
<p> 今天是第五个航天日</p>
<p> 记住这些我们“追”过的“星”</p>
<p> 也记住这些造“星”的人</p>
<p> (按姓氏笔画排序)</p>
<p> 王大珩、王希季、任新民、孙家栋、</p>
<p> 陈芳允、杨嘉墀、钱学森、赵九章、</p>
<p> 钱骥、郭永怀……</p>
<p> 星空浩瀚无比!</p>
<p> 探索永无止境!</p>
<hr style="max-width: 100%;color: #3e3e3e;font-family: "Helvetica Neue",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黑体, Arial, sans-serif;font-size: 16px;line-height: 25.6px;white-space: normal;background-color: #ffffff;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
<p>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