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从“东方红”到“天问” 中国航天迈向深空新“长征”-江苏三友

   日期:2020-04-24 22:15:09     作者:wangxiao    浏览:30    
核心提示: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题:从“东方红”到“天问”中国航天迈向深空新“长征”中新社记者孙自法2020年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开启太空时代的标志——中国首颗人造地球
<p>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从“东方红”到“天问”中国航天迈向深空新“长征”</p> <p>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p> <p>  2020年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开启太空时代的标志——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p> <p>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面向深空的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Tianwen)”系列名称和“揽星九天”标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则依次编号。<!--画中画广告start--><!--新闻通发页画中画zz-->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今年是火星探测活动的窗口期。按计划,中国将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一次性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中国国家航天局指出,2020年,中国将实施探月三期、首次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在世界航天进入大发展时代,中国航天将不畏艰险挫折,继续追天揽月征程,共享和平美好太空。</p> <p>  如果说“东方红一号”开启了中国太空时代、“嫦娥一号”探月让中国航天站到了深空探测的门槛,“天问一号”访火无疑将成为拉开中国深空时代的序幕。从“东方红”到“天问”,在两弹一星、北斗导航、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等一系列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中国航天将由此开启迈向深空的新“长征”。</p> <p>  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起步,中国航天已为深空新“长征”奠定坚实之基。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消息说,50年来,中国自主研制出17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施300余次发射,将500多颗航天器送入太空,成功率96%,可靠性、安全性和入轨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p> <p>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透露,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已在月球背面工作16个月昼,目前性能稳定,状态良好,月球车创造月面工作最长世界纪录,远在45万公里外的“鹊桥”号中继星状态也非常好,正源源不断把月背科学数据传回地球。他说,不久的将来,嫦娥五号将飞向月球并取样返回,“我们正在迈向航天强国的伟大征途中”,中国航天人将把梦想写在更高远的天空。</p> <p>  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表示,在火星进场动员大会上,他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扬航天精神雄风做两弹一星传人”,下联是“圆中华复兴伟梦担深空探测重任”。他说:“50年了,我们航天人有责任更上一层楼。”</p> <p>  以火星等行星探测为代表的深空新“长征”,需要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接力奋斗。在今年以“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为主题的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中国飞天第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寄语青少年说,期待更多青少年朋友们关注航天事业,在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p> <p>  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代表作《楚辞》中写下长诗《天问》。两千多年后,他的后人探索浩瀚太空的梦想以“天问”为名。</p> <p>  从中国航天员问天阁出征、到中国空间站建设积极推进,从人造地球卫星到太阳系行星,从“东方红”到“天问”,中国航天已将目光锁定火星以远的深空。(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