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地方“两会”线上开 也是因疫制宜-程纪龙

   日期:2020-04-26 09:10:15     作者:wangxiao    浏览:31    
核心提示:多地推出线上“两会”,是平衡疫情防控需要,对会议形式因地制宜、因时应变的创新。按照往年惯例,我国市县“两会”一般在每年一二月份召开,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不少地方“两会”
<p>  多地推出线上“两会”,是平衡疫情防控需要,对会议形式因地制宜、因时应变的创新。</p> <p>  按照往年惯例,我国市县“两会”一般在每年一二月份召开,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不少地方“两会”被推迟。如今,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山西忻州、临汾、长治、吕梁等多地,在确保安全有序的前提下,陆续采用“主会场+分会场”视频连线的方式在线上召开“两会”。</p> <p>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聚集性活动仍不可大意。一些未在春节前召开的市县“两会”到底何时开、如何开,确实是一个需要审慎评估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山西多地推出线上“两会”,是平衡疫情防控需要,对会议形式因地制宜、因时应变的创新。与此同时,线上会议越来越多,也是对5G等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测试和演练。</p> <p>  地方“两会”,主要是回顾总结上一年工作、部署安排新一年工作,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当下仍要考虑疫情防控的因素,但由于其重要性,也不宜无限推迟。综合权衡下,在此之际尝试采取线上模式召开“两会”,其实是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又确保会议效果,加快社会经济恢复步伐的理想选择,也可以说是疫情所“催生”出的一种会议新形式。<!--画中画广告start--><!--新闻通发页画中画zz-->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防疫特殊时期,一些地方“两会”由线下变为线上的形式创新,在当下其实并不显得突兀。一方面,疫情期间,从中央到地方,不少新闻发布会都是采取线上模式,技术基础和社会各方面的接受度此前都有过铺垫。另一方面,疫情影响之下,社会方方面面的“惯例”都在被重新审视和调整,地方“两会”能够因地制宜、因时而变,也未尝不是各地方政府应变能力和观念开放的表现。</p> <p>  事实上,多地开始线上“两会”模式,不仅是在会议形式上的创新,当此之时,这也是向社会发出提醒信号:疫情防控向好形势虽然继续巩固,但还不能完全掉以轻心,该有的防控依然不能少。以此而言,线上“两会”有其明显的现实示范价值。比如,浙江方面也表示,省内各设区市“两会”也将优化会议安排,探索视频会议、分会场等形式减少聚集,以适应疫情防控需要。</p> <p>  而一些地方试水线上“两会”,也在另一层面发挥着对相关应用技术的测试作用。当前,5G等新技术应用创新及相关的新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地方政府借助新技术开展线上“两会”,其实相当于以用户姿态,主动拥抱、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其对新技术的应用发展有着相当的激励作用。</p> <p>  当然,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地方线上“两会”的效果到底怎样,与传统的线下会议相比,又有哪些相对的优势和不足,这些目前都尚处于探索之中。换言之,各地的“两会”是否都需要在线上开,还是需要综合技术基础以及地方的疫情防控形势而定,也不宜一概而论。而线上与线下,也无关形式高下之分,评价地方“两会”的关键指标,还是会议质量与效果。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