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一个浙北小县的生态智慧养殖之变-柯克道格拉斯

   日期:2020-04-29 09:05:09     作者:wangxiao    浏览:25    
核心提示:一个浙北小县的生态智慧养殖之变新华社杭州4月29日电题:一个浙北小县的生态智慧养殖之变新华社记者魏董华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上的湖州德清县禹越镇,水产养殖远近闻名。黑鱼养殖产业在当
<p>  一个浙北小县的生态智慧养殖之变</p><p>  新华社杭州4月29日电 <strong>题:一个浙北小县的生态智慧养殖之变</strong></p><p>  新华社记者魏董华</p><p>  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上的湖州德清县禹越镇,水产养殖远近闻名。黑鱼养殖产业在当地已有20余年历史,是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画中画广告start--><!--新闻通发页画中画zz-->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p>  据统计,镇上黑鱼养殖面积达6240亩,约占全省30%以上,年产黑鱼1万余吨,去年销售额达1.8亿元左右。</p><p>  黑鱼养殖带旺了村子,却也一度让当地生态环境背上了债。</p><p>  “黑鱼学名乌鳢,是食肉鱼类,江浙一带养殖的本地种黑鱼,主食是冰鲜小鱼。一到夏天,养殖基地附近蚊蝇飞舞,鱼塘的水三五天就发臭发绿,污染严重。”黑鱼养殖户章其明说。</p><p>  禹越镇副镇长费贵洪介绍,过去采用高密度养殖,一亩塘约5000尾鱼苗。“这不仅使黑鱼的品质下降,养殖尾水的不规范处理也污染了水体。”</p><p>  近年来,浙江大力“治水”,保护“绿水青山”,黑鱼养殖也走上了生态化之路。</p><p>  “在生态化养殖上,我们推行‘生态净养’模式,降低养殖密度。”费贵洪说,“治水”倒逼水产养殖业转型,不仅将养殖密度降低到每亩2000尾以下,还加快了尾水治理。</p><p>  在禹越镇木桥头村的尾水集中治理点,只见鱼塘排出的养殖尾水经过生态吸附、生物净化等层层处理后,水质干净清澈。电子大屏上显示着每一处尾水治理点的进水口、出水口各项指标的监测数据,方便村民监督。</p><p>  章其明每天都按照养殖标准对水质、活鱼进行检测,坚决不用任何违禁药物。“要销售的黑鱼,我们按照规格大小分放进暂养池。在池里经过暂养净化后,肉质更鲜嫩。”他说。</p><p>  小小的黑鱼开始“游”进千家万户的餐桌。除了上海,禹越的黑鱼还销往杭州、江苏盐城、宿迁等地,长三角地区占了镇上黑鱼每年销量的9成以上。</p><p>  费贵洪说,目前,我们镇上黑鱼专业合作社每天有近八万斤黑鱼销往全国,其中销往上海的一共有五万余斤。我们还将进一步改良苗种控制饲料,为市场提供优质的黑鱼。</p><p>  近几年,我国多地开展人工养殖黑鱼的科研与养殖实践,尤其苗种繁育技术与人工配合专用饲料的突破,为黑鱼养殖业走向商品化、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p><p>  生态化养殖之外,禹越镇还在尝试“智慧”养殖。</p><p>  养殖户章其明“主打”的黑鱼就是生态净养、高端品质“芯片鱼”。这些黑鱼鱼皮表层被植入了火柴梗大小的T型标头,顾客只需用手机输入黑色编码,就能显示出黑鱼产地、养殖户等信息,还可以调取查看用药检测报告。</p><p>  “这批鱼价格在每斤25元左右,主要销售到上海、杭州。顾客杀鱼时取下‘芯片’,就能正常食用。”费贵洪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