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新网5月1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能力建设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推进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建设,补齐医疗废物处置短板。</p>
<img alt="资料图:运行中的高温蒸汽消毒医疗废物处置设备。 中新社记者 吕品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01/f031117e0a8a3310655375bb.jpg" title="资料图:运行中的高温蒸汽消毒医疗废物处置设备。 中新社记者 吕品 摄" /><input id="d85a799e44b14e479c4f4e0205837426" name="d85a799e44b14e479c4f4e0205837426" type="hidden" />
资料图:运行中的高温蒸汽消毒医疗废物处置设备。 中新社记者 吕品 摄
<p> 《方案》要求,争取1-2年内尽快实现大城市、特大城市具备充足应急处理能力;每个地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个符合运行要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每个县(市)都建成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实现县级以上医疗废物全收集、全处理,并逐步覆盖到建制镇,争取农村地区医疗废物得到规范处置。</p>
<p> 《方案》指出,2020年5月底前,各地区要全面摸查本地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情况,掌握各地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覆盖辖区内医疗机构情况,以及处置不同类别医疗废物的能力短板。</p>
<p> 《方案》提到,2021年底前,建立全国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覆盖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贮存点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及时掌握医疗废物产生量、集中处置量、集中处置设施工作负荷以及应急处置需求等信息,提高医疗废物处置现代化管理水平。</p><!--画中画广告start--><!--新闻通发页画中画zz-->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