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朱佳清:荣誉属于每一个人-庭审流程

   日期:2020-05-04 12:50:17     作者:wangxiao    浏览:25    
核心提示:中新网杭州5月4日电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朱佳清:荣誉属于每一个人作者郭其钰“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它属于2018名浙江援鄂医疗队队员,属于更多坚守当地的医护人员,属
<p>  中新网杭州5月4日电 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朱佳清:荣誉属于每一个人</p> <p>  作者 郭其钰</p> <p>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它属于2018名浙江援鄂医疗队队员,属于更多坚守当地的医护人员,属于这场疫情阻击战中的每一个人。”</p> <p>  在第101个“五四”青年节之际,杭州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副护士长、九三学社社员朱佳清获得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作为浙江医疗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医护人员,朱佳清如是说。</p> <p>  如今回到杭州已一月有余,朱佳清还是常常会想起在武汉生活、“战斗”的日子。她坦言在武汉的57天已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镌刻在心里。</p> <img alt="朱佳清与肖贤友妻子。受访者 供图"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04/9fc6b312be39d54a75eaf2de.jpg" title="朱佳清与肖贤友妻子。受访者 供图" /> 朱佳清与肖贤友妻子。受访者 供图 <p>  “我去!”大年二十九,当接到护士长让推选科室驰援武汉的人选时,朱佳清毫不犹豫回复了这两个字。</p> <p>  事实上,她是家中独女,上有90岁老父亲和行动不便的母亲,下有上小学的儿子需要照顾,朱佳清却说,“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在这个时候能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我就知足了。”</p> <p>  大年初一,作为浙江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之一,朱佳清奔赴武汉,驻守武汉四院重症隔离病房,夜以继日投入紧张的救治工作。</p> <p>  对一线医护人员来说,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连续工作数小时,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面临不小的挑战。</p> <p>  “如果是早上8点到12点的班,我们需要6点起床做准备,不敢多吃,更不敢喝稀饭、牛奶,生怕工作时间上厕所。”朱佳清说,不吃不喝高强度的一个班下来,护目镜成了水帘,脸上被口罩压出深深的印痕,眼角被护目镜压出水泡,人几乎虚脱。</p> <p>  朱佳清所在的病区,条件艰苦,救治任务重,患者的病情也瞬息万变,她形容“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p> <img alt="“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朱佳清。受访者 供图"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04/5d5be5e040804a3228a15b61.jpg" title="“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朱佳清。受访者 供图"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朱佳清。受访者 供图 <p>  一天清晨,刚下夜班的朱佳清接到病区打来的求援电话,一名患者正在抢救,但人手不足。她二话不说,以最快的速度赶去医院。</p> <p>  呼吸困难、生命体征减弱,患者的氧饱和度突然掉到30多,随时可能出现心跳骤停。朱佳清迅速评估病情,上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路、抽血、面罩给氧……就在此时,隔壁床又有突发状况,患者消化道出血,她立即冲上前,又是一系列快速操作。</p> <p>  在监护仪有节奏的“滴滴”声中,朱佳清的后背早已湿透。而在武汉的57天里,“和死神赛跑”的工作节奏已是常态。</p> <p>  2月12日,是朱佳清终身难忘的一天。肖贤友,是她终身难忘的一个患者。</p> <p>  彼时,住在武汉四院的肖贤友病情急剧恶化,转院插管上呼吸机是唯一的希望,但金银潭医院一床难求。</p> <p>  朱佳清在当天的日记中写到:“就在昨天,他已经写下了遗书,歪斜的字体能勉强认出:‘我的遗体捐国家,我老婆呢?’瞬时泪目。今天他已经两次拒绝服药,他说留给需要的人吧,不要浪费药物。”</p> <p>  2月12日,金银潭医院终于有了一个床位。然而当时120设备还没有到位,患者转院存在困难。</p> <p>  “怎么办?都到这一步我们拼了!没有无创呼吸机,我们就用自己的;借来一台不行,就再调来一台;没有氧气筒,我们自己扛下去,一个不行,我们扛两个……就这样,患者终于顺利抵达金银潭医院。”朱佳清说。</p> <p>  尽管后来肖贤友仍没有被救回来,但朱佳清说:“幸好我们努力了,幸好不再是那种失败后的无力感。”</p> <p>  就在离开武汉的前一天,肖贤友的妻子来到朱佳清所在的驻地酒店。一见面,话还没说上几句,大家就忍不住哭成一片,正如上一次见面的场景。</p> <p>  朱佳清说,那一瞬间,回家的雀跃心情里掺进了些许遗憾和不舍,近两个月里照看过的病人一一浮现在眼前。</p> <p>  肖贤友是武汉患者的一个缩影,他们被病毒无情折磨,却依然对世界报以最大善意,这善意也是对所有医护人员最好的礼赞。(完)</p><!--画中画广告start--><!--新闻通发页画中画zz-->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