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今年“五一”不一样!1.15亿人次出门“浪” -麦克法夸尔

   日期:2020-05-06 00:20:08     作者:wangxiao    浏览:31    
核心提示: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6日电(记者李金磊)在后浪和前浪的争议声中,12年来最长的“五一”假期结束了。疫情之下,今年“五一”假期不同往年:1.15亿人次出游,花了475.6亿元;无
<p>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6日电(记者 李金磊)在后浪和前浪的争议声中,12年来最长的“五一”假期结束了。</p> <p>  疫情之下,今年“五一”假期不同往年:1.15亿人次出游,花了475.6亿元;无预约不出游,景区人山人海难见;乡村游、周边游成为主流。同时,线上线下消费在回暖。</p> <img alt="5月1日,北京市怀柔区的慕田峪长城景区内游客数量未见明显增多。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06/d5e405146971b669c75195b7.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5月1日,北京市怀柔区的慕田峪长城景区内游客数量未见明显增多。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 5月1日,北京市怀柔区的慕田峪长城景区内游客数量未见明显增多。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p>  <strong>1.15亿人次出门“浪”</strong></p> <p>  今年的“五一”假期,是12年来第一个“五一”的5天长假,也是中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第一个旅游长假。</p> <p>  5天长假激发了出游热情。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5月1日-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p> <p>  虽然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不及2019年“五一”假期的1.95亿人次、1176.7亿元,但是1.15亿人次出游,超过此前市场预期的9000万人次,是今年清明小长假4325.4万人次的两倍多。</p> <p>  从各地来看,北京市“五一”假期接待旅游总人数为463.3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55%;旅游总收入41.8亿元,恢复到去年同期36%。</p> <p>  比如,故宫博物院4月29日晚宣布自5月1日起有序开放,目前旺季票价60元,每日限额5000人(8:30-13:00,3000人;13:00-16:00,2000人)。截至4月30日早上,故宫博物院“五一”假期的门票就已被预约一空。</p> <img alt="5月1日,游客排队准备进入故宫博物院。当日起,北京故宫博物院恢复开放,实行预约、错峰、限流参观。故宫此次每日限流从原本的8万人次降低到每日5千人次。目前,故宫博物院门票只支持网上实名制预约购票,不支持现场购票。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06/3449e49f798b9fb08b9c4055.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5月1日,游客排队准备进入故宫博物院。当日起,北京故宫博物院恢复开放,实行预约、错峰、限流参观。故宫此次每日限流从原本的8万人次降低到每日5千人次。目前,故宫博物院门票只支持网上实名制预约购票,不支持现场购票。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 /> 5月1日,游客排队准备进入故宫博物院。故宫此次每日限流从原本的8万人次降低到每日5千人次。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p>  <strong>周边游成绝对主流</strong></p> <p>  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五一”假期出行,少了出境游和跨省游,少了扎堆玩,乡村游、周边游等近程旅游成为假期游客出游热点。</p> <p>  来自飞猪的数据显示,全国游客热门出发地和目的地城市高度重合,上海、杭州和成都,既是最热门出发地,也是最热门目的地,这意味着周边游是今年假期的绝对主流。这也令高速拥堵压力减小,来自高德的数据显示,5月1日高速拥堵里程占比同比下降11.6%,2日和3日高速路况整体较好。</p> <p>  防疫考虑和景区限流等因素,更多人选择和家人一起逛公园。来自高德的数据显示,北京客流最多的地方是奥林匹克公园、朝阳公园、北京动物园;上海游客去的最多的是野生动物园、上海科技馆、东方明珠;浙江最热门的是杭州西湖;而湖北最热门的是武汉市中心的东湖。</p> <p>  减少餐馆扎堆,野餐成新风尚。来自饿了么的数据显示,“五一”前三天,武汉公园外卖订单是4月同期的4.3倍,增速全国第一。不同城市野餐外卖风格迥异,上海人最喜欢在公园叫咖啡、昆明人喜欢叫烧烤、而哈尔滨人则爱叫麻辣烫。</p> <img alt="航拍气势磅礴的南京中山陵。 泱波 摄 "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06/1fed4d7e425cd4a937791826.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航拍气势磅礴的南京中山陵。 泱波 摄 " /> 航拍气势磅礴的南京中山陵。 泱波 摄 <p>  <strong>无预约不出游,人山人海难见</strong></p> <p>  虽然“五一”出游人次迎来今年小高峰,但是在疫情防控的措施之下,分时预约、限量开放成为“五一”假期景区的特点。</p> <p>  按照文旅部的要求,各旅游景区根据自身承载能力和疫情防控的需要,合理控制景区每日的接待人数,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避免线路规划不合理,导致游客扎堆、拥挤的现象,严防人员瞬间的聚集。</p> <p>  因此,这个“五一”假期,全国景区没有了往年的人山人海,景区爆满、高速拥堵、服务区一位难求的新闻几乎没有,登上热搜的反而是景区发放一米帽之类的新闻。</p> <p>  安全出行,防疫用品不能少,人们的安全卫生意识显著提高。长假前三天,天猫平台的口罩销量同比增长567%,消杀品类同比增长126%,最畅销的单品为:消毒湿巾、抗菌洗手液、免洗消毒液等。</p> <img alt="游客在南京东路步行街上的假日集市购买物品。 殷立勤 摄 "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06/2d6243fc8022de80d634d0b1.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游客在南京东路步行街上的假日集市购买物品。 殷立勤 摄 " /> 游客在南京东路步行街上的假日集市购买物品。 殷立勤 摄 <p>  <strong>“五一”消费回暖、人气回升</strong></p> <p>  “五一”假期,线上线下消费回暖,人气回升。京东大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线上消费成交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45%。</p> <p>  阿里巴巴5日发布《2020“五一”假期消费出行趋势报告》指出,“五一”不远游,宅家消费强劲,驱动国家经济回暖。5月1日至3日的淘宝天猫数据显示,人们更加注重打造美好的家庭生活,生活电器、烹饪用具成交同比大增196%和89%,家装主材、灯饰分别同比增长101%和53%。</p> <p>  上海凭借“五五购物节”领跑消费回暖。5月1、2日两天,来自聚划算的数据显示,上海消费者添加购物车商品件数达去年同期的2.4倍。</p> <p>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梅英5日说,北京市场运行有序回暖。据第三方数据显示,5月1日、2日、3日,以购物中心等实体商业为代表的北京客流回暖率分别为49%、46%和47.3%。5月1日-5日,重点监测的100家商业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39.6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94.1%(去年同期42.08亿元)。</p> <p>  这个“五一”假期,你怎么过的?(完)</p><!--画中画广告start--><!--新闻通发页画中画zz-->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