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新网昆明5月8日电(缪超)由中铁八局承建的云南大(理)瑞(丽)铁路太邑隧道于8日顺利贯通,该渠道是云贵高原极为罕见的富水隧道,富水后造成洞内气温较低,建设者“浴水受冻”艰苦奋斗11年实现了隧道的贯通。</p>
<img alt="图为太邑隧道内部的涌水。 王一翔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08/700385f0c4786f36fd36d502.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图为太邑隧道内部的涌水。 王一翔 摄" />
图为太邑隧道内部的涌水。 王一翔 摄
<p> 太邑隧道进口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全长7.2公里,隧道最大埋深为1300米,属高地应力场区,易发生岩爆、坍塌、掉块,属一级高风险隧道。</p>
<img alt="图为太邑隧道内部的涌水。 王一翔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08/797837bff4ebcfa307504cee.jpg" title="图为太邑隧道内部的涌水。 王一翔 摄" />
图为太邑隧道内部的涌水。 王一翔 摄
<p> 隧道毗邻漾江和大合江,共穿越四条断裂破碎带,隧道地表水及地下水丰富,雨季每天实际最大涌水量达3.6万立方,是云贵高原极为罕见的富水隧道。</p>
<p> “隧道主要是存在富水,富水后造成洞内气温较低,夏天施工人员进洞作业都要穿冬衣,出洞以后换单衣,温度反差极大,工人很容易感冒,对现场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中铁八局大瑞铁路项目部一分部经理贾喜华说,在这种富水低温的条件下作业,对施工人员是一种考验,排水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p>
<p> 隧道进口端约有2.5公里的段落为反坡排水施工,坡度达到了20%以上,现场通过设置四级泵站才将隧道内涌水接力抽排至隧道外,确保现场的正常施工作业。</p>
<img alt="图为在太邑隧道内施工的建设者。 王一翔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08/b402163ece34b9238136802a.jpg" title="图为在太邑隧道内施工的建设者。 王一翔 摄" />
图为在太邑隧道内施工的建设者。 王一翔 摄
<p> 大瑞铁路建设指挥部主管工程师晏佳斌说,“由于涌水量大,初支混凝土刚喷上去,就会被涌水冲走,导致混凝土超耗严重,施工作业艰难,参建各方组织技术攻关,采取优化施工配合比、多台喷浆设备同时作业等措施,才能艰难向前掘进。”</p>
<p> 太邑隧道进口位于滑坡堆积体,极易发生溜坍,出口紧邻悬崖峭壁,受到地理条件限制,隧道只能分进口和出口端两个作业面对向掘进。</p>
<p> 贾喜华告诉记者,隧道进口掘进到2230米处时,围岩风化差异严重,见风成灰,遇水成泥,320米的正洞长度干了19个月,一天平均仅能掘进0.5米,有时涌水冲出12米开外,掘进、涌突、倒退、再掘进……</p>
<img alt="图为建设者庆祝太邑隧道贯通。 王一翔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08/abb99c74246716b8a383d0b7.jpg" title="图为建设者庆祝太邑隧道贯通。 王一翔 摄" />
图为建设者庆祝太邑隧道贯通。 王一翔 摄
<p> 在建设过程中,涌水、塌方、岩爆、变形等地质灾害频发,参建各方开设两个辅助坑道,采取“长隧短打”的作业方式。在这里,施工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先后有3000多名建设者在这里奋斗过,有的人一干就是11年。</p>
<p> 大瑞铁路全长约330公里,东起云南省大理市,西至中缅边境瑞丽市,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重要项目之一。建成通车后,大理至瑞丽的旅行时间将由现在约7个小时缩短至约3个小时,这对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p><!--画中画广告start--><!--新闻通发页画中画zz-->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