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北京飞控中心创新多项技术 护航新飞船成功返回-印尼首都雅加达

   日期:2020-05-08 16:30:25     作者:wangxiao    浏览:26    
核心提示:中新网北京5月8日电(郭超凯宋星光)5月8日13时49分,经过2天19小时的飞行,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准操控下,成功返回东风着陆场。
<p>  中新网北京5月8日电 (郭超凯 宋星光)5月8日13时49分,经过2天19小时的飞行,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准操控下,成功返回东风着陆场。</p> <p>  从轨道设计到预案制定,从发射入轨成功返回,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攻克多个难题,创新多项飞控技术,为试验任务圆满成功提供了坚实保证。</p> <p>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是为后续载人登月等任务所设计,运行轨道首次采用远地点8000公里的大椭圆轨道。在轨运行时,采用全新的自主轨道控制和返回预测制导控制模式,轨道设计极为复杂,具有很高的控制难度。</p> <p>  为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周密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轨道控制方案,当自主轨道控制不能满足要求时,随时可以转入地面控制模式进行应急轨道重构,为试验船保驾护航。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异常状况,北京中心分析了几十种基于能量优化和准确着陆返回的轨道重构控制策略,大大提升了应急情况下快速进行地面控制的能力。<!--画中画广告start--><!--新闻通发页画中画zz-->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试验船在轨时间只有短短3天,却要完成多次轨道调整和应急处置,返回控制是整个任务成败的关键。试验船返回舱再入返回过程采用自主预测制导方法进行返回控制,不同于以往载人飞船采用的标称轨道模式,自主预测制导模式之下,试验船会根据自己当前所在位置对弹道不断进行较大范围的调整。</p> <p>  尤其是飞船从出黑障到落地,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内,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需要快速精准做出最后一次落点预报,对测控站和空中搜索分队进行引导,多抢出来的每一秒钟,都是任务成功的可靠保障。</p> <p>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中,飞控团队针对火箭发射及入轨段、试验船、测控网和中心内部等几个部分,详细制定了600多个故障预案,其中紧急重大故障模式预案上百个,故障的协同程序都达到了上千页。他们将故障失效模式分析(FMEA)与故障树分析的方法相结合,科学全面地将故障分析落实成为一系列预案和具体的可实施的操作,保证任务顺利开展。(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