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浩瀚沙海等你归来——记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老兵退伍

   日期:2020-05-08 20:13:28     作者:wangxiao    浏览:33    
核心提示:中新网酒泉5月8日电(郑伟杰倪金盾)5月8日13时49分,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经过67个小时的在轨飞行,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阶段东风着陆场
<p>  中新网酒泉5月8日电 (郑伟杰 倪金盾)5月8日13时49分,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经过67个小时的在轨飞行,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阶段东风着陆场承担的航天搜索回收任务首战告捷。</p> <p>  2016年,中国首次启用东风着陆场,圆满完成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缩比返回舱搜索回收任务。时隔4年,面对新飞船、新轨道、新落区、新模式状态下组织实施的搜索回收任务,东风着陆场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p> <p>  东风着陆场紧邻巴丹吉林沙漠,着陆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以沙漠、山地、草湖、戈壁为主,复杂多变的地形对搜索回收力量应对不同环境、完成不同类型任务带来了严峻考验。</p> <img alt="返回舱着陆后,空中搜索回收分队第一时间到达落点位置。 汪江波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08/1dc97cf4652e0f6565dd0552.jpg" title="返回舱着陆后,空中搜索回收分队第一时间到达落点位置。 汪江波 摄" /> 返回舱着陆后,空中搜索回收分队第一时间到达落点位置。 汪江波 摄 <p>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体积质量大,复杂地形搜索回收安全风险因素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介绍说,“针对任务特点,搜索回收分队积极开展沙漠驾驶、道路勘察、人员装备直升机滑降等训练课目,有效提升了复杂环境下的搜索回收能力。”</p> <p>  返回舱着陆后,空中搜索回收分队第一时间到达落点位置,12名搜索回收队员迅速建立工作区、架设便携式卫通设备,舱体状态检查、火工品保护、着陆情况测量等工作随即展开。</p> <p>  据悉,试验船返回舱着陆于预定区域内,舱体结构完好,完成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验证了新一代载人飞船高速再入热防护、返回轨道控制、群伞回收及返回舱重复使用等关键技术,试验取得圆满成功。</p> <p>  着陆场系统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试验船返回舱的成功搜索回收,有效检验了着陆场各系统前期的训练效果,为执行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航天员搜救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完)</p><!--画中画广告start--><!--新闻通发页画中画zz-->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