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甘肃“与世隔绝”村落破“一线天”:从背鞋出山到旅游致富-鲁班大学

   日期:2020-05-18 16:54:02     作者:wangxiao    浏览:26    
核心提示:中新网兰州5月18日电(记者魏建军)“以前山间有个‘一线天’,中间还有小溪流过,村民出山都穿着雨靴,趟过溪水后再换上背着的鞋子。”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殪虎桥镇镇长武政荣说,2016
<p>  中新网兰州5月18日电 (记者 魏建军)“以前山间有个‘一线天’,中间还有小溪流过,村民出山都穿着雨靴,趟过溪水后再换上背着的鞋子。”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殪虎桥镇镇长武政荣说,2016年以前,这里几乎“与世隔绝”,车辆也无法出入。而如今,“一线天”不仅成了三牌村的地标,也让这个贫困村吃上了致富的旅游饭。</p> <p>  漳县地处黄土高原和西秦岭山地交汇过渡地带。1988年漳县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1998年被确定为全国妇联定点帮扶县,2002年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被列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和全省25个特别困难县。</p> <p>  2013年底,漳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6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37户67789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6.27%。2014年至2019年,该县累计脱贫1.4642万户6.6349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395户1440人,贫困村减少到4个,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6%,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p> <img alt="图为游客留影。 魏建军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18/c7759aa86efe59717d0bc205.jpg" title="图为游客留影。 魏建军 摄" /> 图为游客留影。 魏建军 摄 <p>  走进三牌村新建的旅游中心——“又一村”,炊烟袅袅伴着农家饭香扑鼻而来,贫困户麻三仁告诉记者,“我是村里51岁的单身汉,政府给了我家的温暖,免费建了新房,通了水电……”言语里,麻三仁透露着说不完的感激。</p> <p>  麻三仁以前一个人四处漂泊打工,除去吃住一年存不了几个钱。去年,他听闻曾经这个落后的小山村搞起了旅游,而且还很火爆,便决定返乡“瞅瞅”。让他没想到的是,家乡不仅大变样,有些地方就连他都不认识了,而他所担心的生活问题,村里都帮他解决了。</p> <p>  据殪虎桥镇三牌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保兵介绍,虽然该村于2019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但仍然有6户需要着重“兜底”,除了给予物质方面的帮扶,更鼓励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他先后协调帮扶单位筹措5000元资金,并建立了“巾帼家美积分超市”。</p> <p>  同时,他积极协调自己单位全体职工为三牌村捐款5万元,修建道路围墙320米,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了美丽村容,旅游就渐渐起来了。”陈保兵说,村里有不少人开起了农家乐,好多自主转型当起了“店小二”和导游,为自己的家乡代言。</p> <p>  现在,麻三仁衣食无忧,除了操心自己种的三亩当归药材,还兼职清扫马路。“药材价格好了有一两万的收入,行情不好也有七八千块钱,加上扫马路,最差一万元有保障。”麻三仁说,一个人花不完,他也计划攒点钱,明年开个农家乐,当一回“老板”。</p> <p>  武政荣说,“又一村”打造后,去年夏季周末高峰期每天都有至少百辆私家车光顾,“人流来了,资金就来了。”在他看来,外来人不仅带来的是钱,也带来了先进的观念,冲击了当地人落后的思想。当地村民开始变得爱干净,家里整洁了,村容自然就美了。</p> <p>  “以前,猪羊路上跑,粪便满街堆,现在,花丛芳香弥漫山谷,游人流连青山绿水。”武政荣对此感触很深,“一线天”不再是隔绝内外的屏障,成了旅游致富的“龙头”,村民们自从吃了旅游饭,感觉成了“文化人”,日子也由以前的“粗放式”越过越精细。(完)</p><!--画中画广告start--><!--新闻通发页画中画zz-->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