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绥芬河“萤火虫”志愿团队:汇聚微光照亮“温情疫站”-大范甘迪

   日期:2020-05-20 22:10:24     作者:wangxiao    浏览:22    
核心提示:中新网绥芬河5月20日电题:绥芬河“萤火虫”志愿团队:汇聚微光照亮“温情疫站”中新网记者王琳在黑龙江绥芬河,有一首歌曲《萤火虫》唱诵青年志愿者团队:“发光不只是太阳的权利,小小
<p>  中新网绥芬河5月20日电 题:绥芬河“萤火虫”志愿团队:汇聚微光照亮“温情疫站”</p> <p>  中新网记者 王琳</p> <p>  在黑龙江绥芬河,有一首歌曲《萤火虫》唱诵青年志愿者团队:“发光不只是太阳的权利,小小的萤火虫也可以,点滴的力量汇聚在一起,也可以撼动天和地。”相对于前线冲锋的白衣战士,他们是默默发散着光和热的“萤火虫”,照亮中国边城的“温情疫站”。</p> <p>  因境外输入疫情,黑龙江绥芬河备受瞩目。这座为中俄边贸做了百年贡献的边境小城,也是战疫中万众一心的“热血之城”。防疫阻击战打响之时,全市在三小时内集结了880名青年志愿者,这在仅有7万人口的城市,相当于每80人中就有1人志愿“援战”。至今,他们仍坚守“疫线”。</p> <img alt="绥芬河青年志愿者团队队员在防护服上标记名字 吕大勇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0/7507f0831908e1804722c9f8.jpg" title="绥芬河青年志愿者团队队员在防护服上标记名字 吕大勇 摄" /> 绥芬河青年志愿者团队队员在防护服上标记名字 吕大勇 摄 <p>  <strong>“90后”“00后”成为战疫主力军</strong></p> <p>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由共青团绥芬河市委召集的青年志愿者团队诠释了“团结”的意义,他们当中有企业家、大学生、快递小哥、“的哥”、上班族等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白纸红印的请战书背后,是一张张热血高涨的年轻面孔,其中“90后”“00后”占比55.3%,大人们眼中的“孩子”已然成为战疫主力军。</p> <p>  经过排兵布阵,绥芬河青年志愿者团队成立了物资运输、小区管控、线上医疗问诊、心理干预咨询4支突击队,以及综合协调、物资配送、舆论宣传3个后勤保障小组。他们身穿红马甲,为负重前行的绥芬河贡献一抹温暖的“志愿红”。</p> <img alt="绥芬河青年志愿者团队协助转运物资 共青团绥芬河市委供图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0/34818e15697a7710cac8cca4.jpg" title="绥芬河青年志愿者团队协助转运物资 共青团绥芬河市委供图 摄" /> 绥芬河青年志愿者团队协助转运物资 共青团绥芬河市委供图 摄 <p>  <strong>爱心“的哥”变身战疫“摆渡人”</strong></p> <p>  在小区卡口值完夜班,一名志愿者回家途中坐上一辆“特别”的出租车,不收费,送到家。原来这位“的哥”也是绥芬河青年志愿者团队中的一员。他们是太平洋出租车公司22名爱心“的哥”组成的“出租车志愿者小队”。</p> <p>  车队队长候凤江说:“防疫阻击战以来,志愿者们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迎风冒雪,有时候风吹雨淋,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如果他们是萤火虫,那我们愿意做他们的翅膀,让他们飞得更快、更远。”</p> <p>  24小时待命,全程免费接送,首批“的哥”拿到志愿者证,穿上红马甲,贴上爱心车贴,“那一刻,我们感觉骄傲,责任也更重了。”渐渐,更多爱心司机参与其中,范围也从接送志愿者扩展到全市抗“疫”一线工作者。</p> <img alt="绥芬河出租车志愿者小队 共青团绥芬河市委供图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0/314cfd6e7ea1e0f1f3fd7e82.jpg" title="绥芬河出租车志愿者小队 共青团绥芬河市委供图 摄" /> 绥芬河出租车志愿者小队 共青团绥芬河市委供图 摄 <p>  <strong>“深夜食堂”温暖小城民心</strong></p> <p>  冬去春来,公路卡口和小区卡口的“志愿红”仍在坚守,为往来市民测温、登记、扫码。一直陪伴他们的还有“深夜食堂”,召集人是一名退役军人,人称“豆浆哥”胡兴民。</p> <p>  胡兴民说:“志愿者披星戴月,一站就到深夜,如果能喝上热豆浆多好呀。”最开始,他独自开着小车送到志愿者手中。在他的影响下,队伍逐渐壮大,现在已是11个人的团队,每晚10点准时出发、风雨无阻。食堂伙食也逐渐丰富了,小糕点、方便面、火腿肠……一份免费点心温暖小城市民的“点点心”。</p> <img alt="绥芬河青年志愿者团队“豆浆哥”(右一) 共青团绥芬河市委供图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0/ebe20a0a62548748d9fe49ce.jpg" title="绥芬河青年志愿者团队“豆浆哥”(右一) 共青团绥芬河市委供图 摄" /> 绥芬河青年志愿者团队“豆浆哥”(右一) 共青团绥芬河市委供图 摄 <p>  战疫中的绥芬河有个“奇妙”现象,“豆浆哥”“奶茶姐”“咖啡小姐姐”“牛奶小哥哥”“热水老奶奶”不断涌现,有深夜派送的,有清晨抵达的,有经营超市的,还有开包子铺的……他们都是做了好事却未留名姓的绥芬河人。</p> <p>  一抹“志愿红”冲在前,一辆“摆渡车”护平安,一声“豆浆哥”暖心田,绥芬河青年志愿者汇聚微光,搭建牢不可破的“战时驿站”。战疫初期大雪纷飞,如今已是春和日暖,伴随绥芬河口岸输入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小城又恢复了往日生机。(完)</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