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rong>(两会特写)夜幕中的发布会</strong></p>
<p>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夜幕中的发布会</p>
<p> 作者 黄钰钦</p>
<p> 5月21日晚9时40分许,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p>
<p> 这是一场特殊的发布会,大会发言人与记者身处两地,通过荧幕相连接。荧幕的两头分别是人民大会堂和梅地亚新闻中心。身处梅地亚新闻中心的记者提出问题,发言人在人民大会堂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回答。</p>
<img alt="5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由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2/f1cb1bd065d4d623dc87aaf3.jpg" title="5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由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input id="a199335ddf3e4f17aac2b590d26f9a1c" name="a199335ddf3e4f17aac2b590d26f9a1c" type="hidden" />
5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由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p> 步入梅地亚新闻中心,记者看到,在发布厅外的长桌上,已备好一次性口罩和免洗洗手液。发布厅内,记者席分为南北两区。由于记者数量压缩,中外媒体在首场发布会上“站无虚席”的场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80余张有序排开的座椅。每张座椅上都放有酒精消毒棉片,座位前后左右之间保持着1米的安全距离。</p>
<p> 梅地亚新闻中心发布会现场不再设主席台,三块大荧屏置于大厅正前方,人民大会堂的画面通过网络实时回传到梅地亚的屏幕之上。有现场记者将三块荧屏比作“窗户”。</p>
<p> 虽然不是身处第一现场,但大会发言人张业遂走上主席台隔着荧幕向在场记者挥手致意时,梅地亚现场依然响起一阵快门声,许多摄影记者从不同角度对着荧幕记录下这一瞬间。</p>
<img alt="5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由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2/b8d018af2abfed0f6ff5b34c.jpg" title="5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由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input id="c7f34864727d4605a20400d29a709787" name="c7f34864727d4605a20400d29a709787" type="hidden" />
5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由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p>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会场中的荧幕成为外界了解中国这一重大政治例会的重要窗口。虽然记者与发言人处于不同的物理空间,但在信息的传递上却没有任何阻隔。首场发布会依旧“干货满满”。</p>
<p> 在历时近1小时的问答中,张业遂共回答8个来自中外媒体的提问,而“公开透明”成为问答中的重要关键词。</p>
<p> ——就全国人大会议本身而言,会期缩减采访,公开透明的力度不减。张业遂指出,“大会将继续秉持公开、透明的精神,通过网络、视频、提供书面材料等非现场方式积极提供各项服务”。</p>
<p> ——在介绍民法典编纂时,张业遂借用数据讲述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出台过程,“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p>
<p> ——当被问及如何回应美议员对华涉疫指责,张业遂以事实说话,“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尽最大努力开展国际抗疫合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p>
<p> 当晚发布会结束后,人们离开梅地亚新闻中心时已近夜里11点。</p>
<img alt="5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由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2/c274bd34625983d2b616245d.jpg" title="5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由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input id="bd310ff01e754545965512620c9027c9" name="bd310ff01e754545965512620c9027c9" type="hidden" />
5月2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由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p> 记者了解到“夜幕中发布会”的特殊安排,既源于大会的法定程序要求,也是出于第一时间向外传递信息的考虑。就在发布会前,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刚刚举行预备会议,表决通过会议议程。随后,大会发言人经法定程序产生。</p>
<p> 而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则是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的“无奈之举”,但现场记者也都表示理解,因为这也是最大限度满足新闻报道需求的务实之策。</p>
<p> 这场夜幕中的发布会也展现出一个新的趋势,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嵌入日常生活场景,中国未来的信息发布或将不再限于一时一地,“云端”发布使得人们有了更多期待。(完)</p><!--画中画广告start--><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2/35c1ab9f757fba8211587035.jpg" width="300" height="250"/>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