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rong>(抗击新冠肺炎)探访医院核酸检测采样区:疫情防控“排雷兵”打前阵</strong></p>
<p> 中新网长春5月22日电 (孙博妍)22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核酸检测采样区的工作人员如往日一样忙碌。作为吉林省新冠肺炎核酸定点检测采样区,这里的工作人员每天要完成采样检测超过1000例,为患者确诊医治和医学隔离观察提供重要依据。</p>
<p> 当天,记者来到这个仅用十几天就建成的单体独立“核酸检测采样区”看到,区域包括“三区两通道”和8个独立的采样间。核酸检测采样护理团队由95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的64人曾支援过武汉或在该院内的新冠肺炎重症病房工作过。</p>
<p> “三区两通道,指的是按照感染病房建设指南中的要求设置的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丛悦介绍。</p>
<p> 据她介绍,8个独立的采样间也是为了让被采样者之间互相没有交叉,保证他们的安全。</p>
<img alt="市民等待核酸检验 刘栋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2/8ed9312c77c72d98dbff8711.jpg" title="市民等待核酸检验 刘栋 摄" />
市民等待核酸检验 刘栋 摄
<p> 记者了解到,为避免操作者与被采样者近距离接触增加感染机率,采样区以透明隔断作为物理屏障,每次采样后会及时消毒。采样区内部,双向设玻璃窗进行自然通风,同时也配备了空气消毒机和紫外线空气净化设备,进一步加强空气、环境的消毒效果。</p>
<p> 抗击疫情进入关键阶段,每天庞大的工作量让护理人员有些“吃不消”。丛悦表示,大家每天8点钟准时开始工作,分成2个组,每组4至7人,4小时轮换一次。“4个小时的采集量大约是500到600人次,每个人大约采集100人次。由于穿脱防护服不方便,大家在工作期间都不喝水、不去卫生间。”</p>
<p> 丛悦告诉记者,护理人员采集样本后还有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把拭子保存好送交检验科。“采集后将拭子放到专用的病毒保存液当中,旋紧管盖后经过三层密封,放到我们专用标本通道的冰箱里,等待检验科的老师来取。”</p>
<p> 截至目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采集了9000余例核酸检测标本。丛悦表示,核酸检测采样护理团队一定能当好“排雷兵”,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完)</p><!--画中画广告start--><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2/fb985c3ab4c08273b0cb2bb8.jpg" width="300" height="250"/>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