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第一观察 | 今天,总书记强调了这两个字-其其

   日期:2020-05-23 07:25:37     作者:wangxiao    浏览:20    
核心提示:全国人代会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在新华社播发的2000字消息稿中,“人民”出现28次。两会前夕出版的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刊登了总书记2018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3/db3d660cc5c80724b8cd1f36.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全国人代会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在新华社播发的2000字消息稿中,“人民”出现28次。</p> <p>  两会前夕出版的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刊登了总书记2018年3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4800字中,“人民”,出现84次。</p> <p>  不是巧合。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人民至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p> <p>  今天有这样一个细节,发人深思。</p> <p>  上午,大会开幕前,“代表通道”上,来自湖北十堰的全国人大代表罗杰,讲述了“多位医护人员连续奋战47天救治一位87岁新冠肺炎患者”的感人故事。</p> <p>  下午,总书记参加代表团审议时,专门提到这件事,说:“这位代表的话让我印象深刻。”</p> <p>  “代表通道”上的声音,总书记这么快就听到了。正如他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所强调的:“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p> <p>  “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理念,也是中国制度的真实写照。</p> <p>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作出的明确规定,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制定宪法、遵守宪法的初心。</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p> <p>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p> <p>  习近平总书记今天在内蒙古代表团着重强调这句话,别有深意。</p> <img alt="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3/b07d5adbb6b91d4f5237a916.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p>  党的十八大后,两次到内蒙古考察调研;十九大后的全国两会,已是第三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p> <p>  习近平总书记是2018年1月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全票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p> <p>  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p> <p>  脱贫攻坚、生态文明、民族团结、转型发展、党的建设……无论考察调研中,还是参加人代会审议,方方面面的工作总书记都讲到了,而今天,更是道出了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p> <p>  “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今天讲的这句话引发共鸣。</p> <p>  “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这在公开报道中还是第一次提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p> <p>  战“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6次国内考察,始终念兹在兹的都是“人民”。</p> <p>  在北京,他强调,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p> <p>  在湖北,他称赞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坚持和努力,强调“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p> <img alt="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时,向在家隔离居住的居民挥手致意、表示慰问(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3/03c9584085efd60a96df8068.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时,向在家隔离居住的居民挥手致意、表示慰问(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时,向在家隔离居住的居民挥手致意、表示慰问(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p>  在浙江,他要求,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p> <p>  在陕西,他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p> <p>  在山西,他坐上群众的炕沿儿,强调共产党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的……</p> <img alt="2020年5月11日下午,习近平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同搬迁户白高山一家人坐在炕沿儿上拉家常。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3/ba13a9c66d33cbd9a1f1eb88.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2020年5月11日下午,习近平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同搬迁户白高山一家人坐在炕沿儿上拉家常。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 2020年5月11日下午,习近平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同搬迁户白高山一家人坐在炕沿儿上拉家常。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p>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只有理解了这8个字,才能真正懂得,面对疫情,为什么中国能够做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p> <p>  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一幅以逶迤群山为主题的巨幅国画《幽燕金秋图》格外醒目。</p> <img alt="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3/a58795c58db71ccf7c897bdb.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p>  会场的另一侧,一幅书法作品映入眼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p> <p>  画作和诗作,赞颂的都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讴歌的都是人民群众的伟力。</p> <p>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总书记的话坚定有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策划:霍小光</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监制:车玉明、张晓松、鞠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统筹:黄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笔:杨依军</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视觉|编辑:苗夏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华社国内部出品</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