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青田  App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中方  湖北黄冈  助攻  谅解备忘录  作者, 

科学运动,客观认知,科技助力——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谢敏豪-错峰上下班

   日期:2020-05-24 21:20:29     作者:wangxiao    浏览:14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题:科学运动,客观认知,科技助力——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谢敏豪新华社记者丁文娴吴俊宽突如其来的疫情激发了民众对健身的热情,也让更多人认识到科学适度运动的重要性
<p>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strong>题:科学运动,客观认知,科技助力——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谢敏豪</strong></p><p>  新华社记者丁文娴 吴俊宽</p><p>  突如其来的疫情激发了民众对健身的热情,也让更多人认识到科学适度运动的重要性。正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谢敏豪建议,运动要循序渐进,同时要客观认识运动处方的作用。</p><p>  <strong>循序渐进是运动原则</strong><!--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p>  谢敏豪今年带来了一个有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提案。他表示,近年来全民健身的热度本就很高,疫情让更多人意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倡导全民健身也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里。</p><p>  据他观察,疫情期间的体育活动出现了一些新形式,“不管是直接参加体育锻炼,还是举办或观看比赛,都进行了方式的改进与反思”。很多赛事活动从线下移到线上,一些国家队举行了多地同步、网络直播的选拔赛,居家锻炼的形态也更加多样。他认为,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国传统的健身方式都可以在家里进行,效果也不错,类似的项目可以进一步挖掘推广。</p><p>  不过运动需合理适度。近期发生的因运动不当导致受伤甚至死亡的案例令人警醒,谢敏豪提示:“健身最强调的就是循序渐进。”</p><p>  他举了自己工作时的例子,“在功率自行车上给人做无氧运动测试的时候,也就是通过竭尽全力做一项运动来测试人的无氧运动能力,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比如20分钟到半小时的跑步,活动开再测试就没事。但是如果有人偷懒,准备活动不足,测试后会很难受,甚至会呕吐”。</p><p>  同时他建议,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锻炼之前最好去专门的机构进行评估。“尤其要提醒高血压病人,血压高是因为血管质量出了问题,而运动通常要升高血压,给血管更多的压力、更大的刺激,如果控制不好就会破坏血管,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p><p>  <strong>客观认知运动处方</strong></p><p>  全民健身热潮下,运动处方的说法越来越流行。谢敏豪首先澄清,处方是一个专用词,需要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生等开具,通常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我个人认为,普通人日常锻炼身体叫运动方案更合适。”</p><p>  至于运动处方,谢敏豪介绍,很早就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比如脑中风患者要逐步锻炼肌肉力量,可能要从走路学起,康复医生制定方案、康复治疗师指导病人运动,这就是运动处方的应用。而近年来,运动处方逐渐受到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关注,帮助其加强肢体锻炼、心肺功能锻炼,提升身体素质,缓解往疾病方向发展、或加重疾病的趋势。</p><p>  从行业从业者角度,谢敏豪认为,这些年高等教育中逐步建立起运动康复等专业,相关人才的培养越发受到重视,医生也更注重运动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前有的医生说建议适当运动,可多少是适当?所以一定要具备资质的医生来开具运动处方。一个真正有效的运动处方要很慎重,要根据科学依据制定,且科学地实施。”</p><p>  他强调,要客观看待运动处方的作用,它只是一种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病症很轻的时候,运动也许能够缓解一部分症状,但是运动替代用药一定要慎重,要经过严格评估和医生的监督。此外,运动处方的开具需因人因症,根据个体差异量身打造。</p><p>  “至于所谓的‘运动抗疫’,运动当然有很多益处,确实运动能够提高免疫功能,这次疫情中也发现体质差的、年纪大的、有基础病的病人更容易发展成重症。但是否运动跟是否会感染并没有必然联系,即使是运动员也同样会感染。”</p><p>  <strong>全面推进国家队营养保障工作</strong></p><p>  谢敏豪介绍,如今运动员营养问题得到高度重视,被提升至跟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尤其从去年起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建立起运动营养师队伍,为基地餐厅及部分国家队配备了营养师。今年还跟中国营养学会合作,启动修订运动员膳食营养标准工作。</p><p>  “特别是冬季项目,这次冬奥会力争全项目参赛,很多项目我们的发展经验都是空白,这些运动员到底吃什么?需求什么样?都还在探究。”</p><p>  谢敏豪介绍,在短道、花滑等队伍训练的北京首钢基地,餐厅配备了智能餐盘,实时记录运动员所拿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方便对膳食摄入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科技冬奥”无处不在。此外,还有临床、运动营养等领域的专家为运动员们服务,指导运动员用餐、解答疑惑、普及知识。</p><p>  “我们也计划给队医进行相关培训,希望未来队伍在外集训时,队医能够在营养保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谢敏豪说。</p><p>  好在如今运动员们也越来越重视营养工作。“最关键的还是运动员自己。有意识,有知识,还要自律。”他总结道。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