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青田  App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助攻  中方  湖北黄冈  谅解备忘录  作者, 

讲变化、说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谈脱贫攻坚中的暖心事-wulumuqi

   日期:2020-05-24 21:30:26     作者:wangxiao    浏览:25    
核心提示:(两会综述)讲变化、说成果全国人大代表谈脱贫攻坚中的暖心事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题:谈变化、说成果全国人大代表谈脱贫攻坚中的暖心事中新网记者钟旖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
<p>  <strong>(两会综述)讲变化、说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谈脱贫攻坚中的暖心事</strong></p> <p>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题:谈变化、说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谈脱贫攻坚中的暖心事</p> <p>  中新网记者 钟旖</p> <p>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采访中,记者倾听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谈变化、说成果,讲述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暖心故事。<!--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我要与大家分享几个脱贫故事。”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垫江县委书记蒲彬彬如是开场。在他的讲述中,既有驻村工作队的故事、脱贫户为抗“疫”捐蔬菜的故事,也有脱贫户申请入党、脱贫户带领贫困户战贫的故事。展现了贫困户与驻村“第一书记”等扶贫干部间从不理解到相互信任、齐心协力脱贫的心路历程。</p> <p>  蒲彬彬说,脱贫攻坚路上,这样的故事在基层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垫江县除2019年新识别的贫困群众1户3人外,其余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9804户31588人全部实现脱贫。今年该县将持续抓好各项衔接工作,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确保人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致富。</p> <p>  到北京开会前,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特意走访了几个边远山村,了解巫山脆李的生长及销售情况。</p> <p>  巫山脆李是当地脱贫攻坚的主打产品,全县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亩产1.6万元,是田间地头的“摇钱树”。李春奎以“前所未有”一词形容巫山的农村变化。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巫山累计实现24384户89003人稳定脱贫。脆李、柑橘、核桃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助农增收效果明显,令巫峡大地成了“花果山”。</p> <p>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不仅要体现在当前能脱贫,更要注重长远能致富。目前,我们正促进深化脱贫攻坚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推动稳定脱贫、逐步致富。”李春奎说。</p> <p>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周少政认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关头,越要敢打必胜,务求精准精细。”周少政介绍,涪陵在落实好普惠性扶贫政策的基础上,个性化帮扶到每一户贫困户,坚持滚动排查、坚持全面核对、坚持“四个不摘”,把贫困户的后顾之忧解决到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区第一时间开展消费扶贫,帮助贫困户促销畜禽5.6万斤、增收100余万元。</p> <p>  为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涪陵区还积极发展榨菜、中药材扶贫主导产业,累计带动1.3万余户贫困群众脱贫;通过开展四季乡村旅游,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脱贫,以发展避暑休闲观光旅游的大木乡为例,农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2000元增长至1.5万元。</p> <p>  深耕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石柱县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谭建兰从交通、贫困户生活、产业机制、村民精神面貌等方面讲述了乡村巨变。</p> <p>  石柱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地貌,此前,老百姓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主要靠肩挑背磨,“山清水秀石卡卡,顿顿离不开包谷粑”等歌谣是当地贫困的写照。现在,村村都有水泥路,进出物资有汽车运输,解决了老百姓的出行难题。</p> <p>  谭建兰认为,要确保群众稳定致富增收,需要长效的产业机制。令人欣喜的是,这一机制正在形成。谭建兰告诉记者,石柱的黄连、辣椒、莼菜已成为带动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以石柱县上进村贫困户谭正兵的脱贫故事为例,在合作社的帮助下,谭正兵种植了5亩辣椒,还得到了相关的技术服务,辣椒收成为他家直接带去1.5万元的年收入。政府还帮他修缮房屋,一家人日子越过越红火。</p> <p>  “找到穷根,点对点,找方法,针对每户、每组、每片,因户施策。”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街道天山堡村委会主任冉慧帮助村民脱贫攻坚的经验之谈。</p> <p>  天山堡村位于酉阳县城西北端,2014年前只有一条3米宽11公里长的通村路,饮用水是“天落水”,没有网络通信设备,严重制约了村域经济发展和村民生产生活,当地也渐渐成了有名的“空壳村”。为让日子好起来,天山堡村连续多年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及乡村产业振兴,同时探索农、文、旅结合发展,依托高海拔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产业。</p> <p>  冉慧说,如今村民们住进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做出了好示范,还吃上了旅游饭。很多搬出去的村民又搬回来了,在村里修起了楼房,办起了产业,村中正是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