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三个关键导向-第一坊主播

   日期:2020-05-25 21:58:36     作者:wangxiao    浏览:15    
核心提示:(两会观察)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三个关键导向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记者梁晓辉)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2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从这份语言精练的报告,能够看出中
<p>  <strong>(两会观察)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三个关键导向</strong></p> <p>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梁晓辉)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2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从这份语言精练的报告,能够看出中国全国最高权力机关工作的三个关键导向。</p> <p>  <strong>宪法导向</strong></p> <p>  不管是回顾过去,还是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部署,“宪法”都被列于首要位置提及,显示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鲜明的“宪法导向”。</p> <p>  比如,在回顾过去一年多工作时,报告首先总结到,“确保宪法在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实施”。</p> <p>  其相关工作包括:集中颁授国家勋章、进行特赦,开展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等。</p> <p>  报告尤其提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拟订并审议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决定提请大会审议,并表示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坚持依法治港、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的重大举措,符合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p> <p>  谈到今后一个阶段任务,报告依然将“确保宪法全面实施”至于工作首位,并表示将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坚持依法治港治澳,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等。</p> <p>  正如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p> <p>  <strong>民生导向</strong></p> <p>  “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加快民生领域立法”……报告多处透露出中国最高权力机关工作的又一个明确特点:民生导向。</p> <p>  编纂民法典或许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体现。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将为每一位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保护,既是民生的遵循,也是民生的保障。</p> <p>  报告介绍说,本届常委会在上届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民法典编纂工作,2018年8月整体审议各分编草案,之后分单元多次进行审议,并对完整的民法典草案进行审议,先后7次公开征求意见,征集到各方面意见90余万条。经过反复修改、精雕细琢,形成了目前总共7编1260条的民法典草案。</p> <p>  无疑,编纂民法典的工作量是巨大的,但对民生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所说,提交本次大会审议的民法典草案,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个标志性重大成果。</p> <p>  “相信经过全体代表的认真审议,一定能制定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保障民事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民法典。”栗战书说。</p> <p>  <strong>现实导向</strong></p> <p>  中国立法工作一直强调“现实有所呼,立法有所应”。报告明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后一个阶段的立法任务,并给出明确的“施工图”。细细观察,这份“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的计划,现实导向明显。</p> <p>  比如,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当下的现实需求。围绕这方面,报告提出制定长江保护法、乡村振兴促进法、期货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修改专利法等,以立法促进高质量发展。</p> <p>  再如,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公共卫生领域立法势在必行。报告提出将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这些法律立、改的着眼点都在于解决当下疫情防控存在的问题。</p> <p>  而围绕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报告提出将制定生物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无疑将为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添法治助力。</p> <p>  不仅是立法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依然体现现实导向。在检查法律实施的计划清单中,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慈善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都在现阶段疫情防控的法律实施中存在一定问题,也引发舆论广泛关注。</p> <p>  观察认为,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对它们进行执法检查,将有效促进现有问题的解决,为法律的有效实施堵上漏洞。(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