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最新在线发表一篇天文学研究论文称,银河系内恒星的诞生可能源自银河系与邻近的人马矮星系的周期性“近距离接触”。研究人员通过分析邻近恒星的年龄,发现它们分批形成于每次人马矮星系靠近银河系后不久,这种情况至少有3次。<!--画中画广告start--><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6/6bf1c14ac7dd0c22c9d72233.jpg" width="300" height="250"/>
<!--画中画广告end--></p>
<p> 天文学家介绍,人马矮星系是银河系的一个低质量卫星星系,当二者距离足够近时会产生引力效应,如恒星的涟漪状分布。</p>
<p> 最新发表论文通讯作者、西班牙加那利天体物理研究所托马斯·鲁伊斯-劳拉(Tomás Ruiz-Lara)及同事,通过分析太阳周围半径6500光年范围内的上千万个恒星的年龄,追踪恒星形成事件的历史。根据他们的观察,银河系在其生命的后半程一直以稳定的速度产生新的恒星,但是在59亿年前、19亿年前和10亿年前出现了3次恒星形成活动增强的爆发期。</p>
<p> 论文作者将爆发时间与人马矮星系的轨道运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爆发时间与两个星系的靠近时间重合。已知星系之间会产生引力互作,他们认为前述爆发事件表明人马矮星系对于银河系中恒星的形成具有影响。该研究分析还显示,人马矮星系的恒星形成时间与银河系的恒星形成时间大体一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