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两会“热搜”青少年体育 学校体育仍是教育短板-小人书收藏

   日期:2020-05-28 09:47:01     作者:wangxiao    浏览:29    
核心提示:学校体育仍是教育短板,青少年体质现状令人担忧——两会“热搜”青少年体育《工人日报》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两会的体育相关议案提案中,有关青少年身体素质和青少年体育教育的话题被多次提及
<p>  <strong>学校体育仍是教育短板,青少年体质现状令人担忧——</strong></p> <p>  <strong>两会“热搜”青少年体育</strong></p> <p>  《工人日报》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两会的体育相关议案提案中,有关青少年身体素质和青少年体育教育的话题被多次提及,尤其是青少年体育教育“缺位”问题再次成为重点关切。</p> <p>  我国对于体育教育尤其是青少年体育的重视由来已久。在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已明确提出“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画中画广告start--><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8/276b1d8831f96107731e4775.jpg" width="300" height="250"/> <!--画中画广告end--></p> <p>  不过,受制于多种因素,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现状难如人意。第七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的一些重要指标,如心肺功能、运动能力等的下滑趋势仍未得到明显改观。</p> <p>  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学生肥胖率已经超过10%的“安全临界点”……</p> <p>  与青少年体质下滑相对应的,是我国体育教育方面的短板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弥补。</p> <p>  相关统计机构的专项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仅有42.7%的小学生和25%的初中生每周能上3节体育课,接近75%的高中生难以保证每周3节体育课。</p> <p>  面对体育教育“缺位”和青少年体质下滑的严峻现实,多名代表委员在此次全国两会期间呼吁,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切实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p> <p>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在题为《体教融合不能忽视人格塑造》的发言中直言:“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p> <p>  他认为,围绕体教融合的各类顶层设计、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应当以人为本,促进广大青少年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格塑造。</p> <p>  近年来一直关注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今年领衔百余名委员联名提出《关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p> <p>  该提案表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就包括目前教育对于体育科目重视不够。</p> <p>  “目前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政策投入力度很大,但学校体育仍然是教育的一个明显短板,学生身体素质仍然是学校综合素质里最薄弱的环节。”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主任、教授王宗平认为,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教育评价导向亟待改变:“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顽症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p> <p>  如何破解青少年体育发展困境?不少两会代表委员和相关业内专家给出了建议。</p> <p>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女排队长朱婷,以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都呼吁应将体育教育关口前移,让体育教育从学前儿童抓起。</p> <p>  杨扬此次参加两会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加强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规划和建设》。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少年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运动启蒙和兴趣培养,更多起始于社区,“应高度认识社区对推动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的价值,多部门应合作协调进行顶层规划、设计和推动,将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纳入全民健身、社区发展等建设范畴。”</p> <p>  姚明则建议要建立涵盖基础体能、专项技能、专业竞赛的社会化体育教学体系。“要扭转学校体育课‘重体能、轻技能’的趋势,进一步扩大专项体育课教学规模。此外还要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竞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评估、指导和监督。”</p> <p>  建立多元考评体系,全面提高体育权重,尤其是将体育科目纳入中高考考试科目范围,是吴志明等全国政协委员对于破解青少年体育发展难题给出的建议。</p> <p>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也持类似观点。依托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的调查研究,戴立益今年向全国两会提交了《在加强中考体育基础上适时推行高考体育政策》的提案,“应该切实将体育上升为‘第四大主科’,在加强和完善中考体育基础上适时推行高考体育政策,真正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p> <p>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李相如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应该充分正视和评估体育考试的积极作用,同时让体育教学回归体育本源。“学校体育的改革,还是要从人的角度着手,真正激发出学校体育参与者的内生动力,才有可能促进青少年体育的可持续发展。”</p> <p>  李元浩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