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徐州号

   日期:2020-05-28 13:50:13     作者:wangxiao    浏览:26    
核心提示:两会国是厅|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隋牧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
<p>  两会国是厅|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p><p>  <strong>隋牧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strong></p><p>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陕西、山西三省考察时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遥相呼应,再次表明党中央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意志、坚定信心,为建设中国人民心向往的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p><p>  <strong>树立保护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strong><!--画中画广告start--><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5/28/20ad932f87af34790a0a98b8.jpg" width="300" height="250"/> <!--画中画广告end--></p><p>  对新时代中国而言,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保护理念,从来不是孤立的、一时的行为。它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全党全国全社会都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今天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保护理念,绝不是对传统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问题的修修补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也绝不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思潮的翻版。因为绿水青山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也是一个复杂庞大、各元素相互交织的整体系统,只有打通彼此间的“关节”与“经脉”,通盘考虑、整体谋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保护理念才能真正做到全方位。</p><p>  <strong>创新治理方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strong></p><p>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p>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得好,全体人民就受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整个社会遭殃。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历史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文明建设是关键。</p><p>  面向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我们要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等,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努力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中国,不断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p><p>  <strong>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strong></p><p>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保持战略定力,注重运用战略思维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就是党中央新时代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p><p>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为了避免系统性和区域性生态灾害,我们党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从整体上对中国山水建设进行谋篇布局。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三江源和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保护、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从“生态”与“文明”的战略视角,按主要矛盾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p><p>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形成科学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要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p><p>  <strong>【注:本文是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专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strong>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