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迄今最大规模人类遗传变异体目录公布 有助发现疾病相关基因-李贝贝

   日期:2020-06-01 08:35:26     作者:wangxiao    浏览:29    
核心提示:迄今最大规模人类遗传变异体目录公布有助深入认识基因功能发现疾病相关基因科技日报北京5月31日电(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自然·通讯》《自然·医学》杂志近日同时发表来自多家研究
<p>  <strong>迄今最大规模人类遗传变异体目录公布</strong></p><p>  <strong>有助深入认识基因功能 发现疾病相关基因</strong></p><p>  科技日报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自然·通讯》《自然·医学》杂志近日同时发表来自多家研究机构的一系列报告,集中描述了对一个汇集了逾14万人样本的数据库——基因组聚集数据库(gnomAD)的应用,该数据库拥有迄今最大规模的人类遗传变异体公开目录,是我们深入认识人类基因功能、发现新疾病相关基因的宝贵资源。</p><p>  人类基因组中绝大多数基因的功能依然未知。揭示基因功能的一种方法是观察基因发生突变后的结果。这些变异体往往会产生不良结果,但通常较为罕见。大规模基因测序研究有助于考察这些功能丧失型变异体的效应,或能带来对人类生物学特征和疾病的重要见解。<!--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p>  此次《自然》发表的一篇概述性报告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科学家康拉德·卡泽维斯基及其同事,描述了从125748个全外显子组和15708个全基因组测序数据集中鉴定出的443769个预测的功能丧失型变异体。鉴于这些变异体预计会影响其编码蛋白的正常运作,团队进而评估了这些变异体对生理机能的影响:究竟是几乎没有影响,还是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自然》同时发表的另外两篇报告,利用该数据库创建了一个结构性变异体资源库,并评估了基因缺失、复制,甚至是颠倒方向所产生的影响。</p><p>  同时出炉的其他报告,探讨了如何利用人类功能丧失型变异体评价候选药物靶点,提升对遗传变异体的临床解读,以及如何更详细地考察特异性功能丧失型变异体。譬如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科学家尼古拉·威芬和同事分析了与帕金森病风险增加相关的一个基因的变异体,结果显示靶向这个基因或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p><p>  科学家们表示,gnomAD项目的样本量是其前任的两倍多,之前的外显子组聚集联盟(ExAC)收录了6万多个外显子组数据。卡泽维斯基与同事也指出,他们距离鉴定出人类全部的预测功能丧失型变异体还很遥远,尽管如此,他们认为这项资源能够提升我们对罕见和常见遗传病的评估。</p><p>  总编辑圈点</p><p>  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已经使科学家对很多疾病的研究直抵分子和基因层面。深入研究人类基因组,成为解锁诸多重大疾病病因的关键,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自闭症等一系列病因复杂的疾病都在此列。除了寻找病因,对人类基因组的破译,也可以为很多疾病的治疗定位重要药物靶点,从而为研发更有效的生物药物、制定更精准的诊疗方案带来希望。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