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中国学者研究新进展:夜间不正常光造成抑郁非睡眠紊乱-消防指战员

   日期:2020-06-03 20:20:45     作者:wangxiao    浏览:32    
核心提示:中新社合肥6月3日电(记者吴兰)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在夜间光诱导负性情绪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证明是夜间不正常光线造成抑郁样行为,而不是节律或睡眠的紊
<p>  中新社合肥6月3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在夜间光诱导负性情绪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证明是夜间不正常光线造成抑郁样行为,而不是节律或睡眠的紊乱造成抑郁样行为。</p> <p>  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上。</p> <p>  光是生命的基础,地球的生命体在昼夜交替的光线条件下进化,演进出一系列光感受和光调节的神经生理功能,除了成像视觉外,还包括生物钟的光调节、睡眠、褪黑素表达等一系列统称为“非成像视觉”的生理功能。</p> <p>  在人类进化史中,存在真正意义的夜间丰富的光照是在工业革命后的百余年时间。一系列公共卫生证据显示,人长时间暴露于夜间不正常光线下,会产生抑郁样情绪和认知障碍,但是目前对其背后的神经机理知之甚少,白昼和夜晚时段截然相反的光线对情绪的作用背后的原理一直是未解之谜。<!--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薛天课题组,构建了夜间光干扰模型,来模拟当前社会的不正常光照模式,持续三周,每晚9时至11时2个小时的蓝光照射,可以在不扰乱节律或睡眠的前提下,使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p> <p>  随后,科研人员深入探究光在不同时段(白天/夜晚)对情绪产生不同调控的机制。</p> <p>  一系列的研究实验证明了是夜间不正常光线而不是节律或睡眠的紊乱造成抑郁样行为,并且发现了该环路的可兴奋性受到昼夜节律门控调制,首次诠释了光在白昼和夜晚截然相反的情绪作用的内在机理。</p> <p>  据介绍,该研究首次详细阐述了夜间光诱发负性情绪的环路基础和节律门控机制,这些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提示夜间光干扰(城市照明或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导致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机理,对于正确认识夜间过度照明的潜在危害并探索防治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