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麦粒饱满殊不易——写在河北夏收开镰之际-狠抓工作落实

   日期:2020-06-05 17:34:51     作者:wangxiao    浏览:24    
核心提示:新华社石家庄6月5日电题:麦粒饱满殊不易——写在河北夏收开镰之际新华社记者白明山6月5日,河北省小麦大规模机收作业开始了,燕赵大地从南到北将上演“铁骑千里卷麦浪”的场景。受新冠
<p>  新华社石家庄6月5日电 <strong>题:麦粒饱满殊不易——写在河北夏收开镰之际</strong></p><p>  新华社记者白明山</p><p>  6月5日,河北省小麦大规模机收作业开始了,燕赵大地从南到北将上演“铁骑千里卷麦浪”的场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小麦从种到收与往年格外不同,收获来之不易。</p><p>  <strong>保供应:绿色通行证的温情</strong><!--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p>  “春管时疫情还很严重,各村都封了路。我这100多亩小麦正需要施肥,急得几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邢台市临城县东台村种植大户张付更说,正在犯愁的时候,村里大喇叭广播了农资经销商的电话。“我赶紧记下拨通电话,出乎意料,第二天上午,急需的化肥就送到了村口,下午我就和家人到田里追肥,没有误了农时。”</p><p>  农资经销商樊志玲说:“为保障春耕生产,临城县出台严防疫、保流通措施,为我们农资运输车辆办理‘绿色通行证’。县里还将农资经销商的联系方式,以手机短信或微信形式发送到各村。”</p><p>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处长李联习说,疫情期间,为保证农资物流通畅,全省为543家农资企业出具民生保供证明,方便复工复产、物资运输,满足农民春播春管对农资的需求。</p><p>  <strong>保苗情:“云”指导里的“配方”</strong></p><p>  张永坤顺手掐下一个麦穗,放在手里来回揉搓,低头一吹,二三十颗圆润的麦粒呈现在他的手上。</p><p>  今年50岁的张永坤是河北省任县象牙寨村种粮大户。“苗壮才能产量高,别看现在秆壮穗大,当初可是另一番景象。”张永坤说,农历二、三月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也是小麦起身返青、春季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却发现部分麦苗稀稀拉拉、长势弱,麦田不合拢。</p><p>  “多亏农技人员提供远程技术指导。”张永坤通过中国农技推广平台在线留言,反映麦苗生长问题。</p><p>  任县农业局特聘农技员达国亮通过微信视频远程指导张永坤提取麦苗样本,了解苗情、墒情,开出了远程“诊断药方”:麦苗较弱地块立即浇水,每亩追施50斤复合肥,做好红蜘蛛病虫害防治。</p><p>  河北省农业部门坚持现场服务和线上指导双管齐下,组织专家进行小麦苗情调查和技术会商,指导农民落实春耕春管技术。</p><p>  <strong>保归仓:“大块头”的智慧</strong></p><p>  5日,河北麦收开镰现场设在邯郸市成安县种粮大户曹臣良田间。看着忙而不乱的现场,曹臣良指着联合收割机说,这可是个“大块头”,也是个“头脑灵活”的快手,如今我地越种越多,工却越用越省。</p><p>  “我指挥儿子,儿子指挥机器。”当起“甩手掌柜”的曹臣良说,“种地有智慧平台,操作数据实时传输,玩新技术我比不过儿子。”</p><p>  曹臣良儿子曹巴特驾驶着联合收割机驰骋在田间,不一会儿就“吃”进了一垄。驾驶室内,一小块液晶屏上,“跳”出了实收产量数据。“收割机使用传感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及时计算所收割小麦的产量,方便准确。”曹巴特说。</p><p>  河北省农机局二级调研员郭恒说,“三夏”期间,围绕颗粒归仓的目标,河北将发挥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优势,推广托管式、订单式、租赁式等作业服务模式。及时发布机具供需、作业价格等跨区作业市场信息,引导供需双方签订作业合同,促进联合收割机有序流动。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