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政府的“紧日子”怎么过?-七国军队

   日期:2020-06-05 20:04:57     作者:wangxiao    浏览:30    
核心提示:政府的“紧日子”怎么过?有的支出要压减30%,有的却只增不减!“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话,掷地有声。这紧日子,到底该怎么过?小编特地翻了翻各地今年的预
<p>  <strong>政府的“紧日子”怎么过?有的支出要压减30%,有的却只增不减</strong>!</p> <p>  “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p> <p>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话,掷地有声。</p> <p>  这紧日子,到底该怎么过?<!--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小编特地翻了翻各地今年的预算草案报告</p> <p>  果然都对过紧日子作了安排。</p> <p>  来来来,简要看几个:</p> <p> <strong> 北京</strong></p> <p>  按10%的幅度压减部门非重点项目支出</p> <p>  原则上两年内不再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办公设备配置标准</p> <p>  强化政府资产内部调剂调拨,推进大型设备共用共享</p> <p>  凡是事前评估不通过的项目不予安排预算,并将预算额度从预算单位收回财政部门</p> <p>  建立全流程绩效监控体系</p> <p>  <strong>上海</strong></p> <p>  对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一律压减10%以上</p> <p>  对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优先保障、重点支持,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p> <p>  进一步落实“先定政策再安排支出”“先有项目后安排预算”“先有绩效目标后编预算”</p> <p>  项目预算公开的范围从市级部门扩大到区级各部门</p> <p>  <strong>广东</strong></p> <p>  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压减幅度超过10%</p> <p>  专项资金细化到具体项目的比例达到 80%,提高预算编制精细度</p> <p>  落实预算安排与项目入库率、绩效评价结果、审计意见、执行进度“四挂钩” 刚性约束机制,压减取消低效无效支出约20亿元</p> <p>  <strong>黑龙江</strong></p> <p>  省本级带头在上年压减10%基础上,对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18%,公用经费压减15%,办公用房维修压减20%</p> <p>  非特殊情况,不安排场馆建设支出</p> <p>  <strong>江苏</strong></p> <p>  省级一般性支出继续压减10%以上</p> <p>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监督,扩大预算评审及绩效评估覆盖面</p> <p>  进一步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加强项目库管理</p> <p>  <strong>四川</strong></p> <p>  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p> <p>  加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和事后绩效评价</p> <p>  <strong>辽宁</strong></p> <p>  省本级一般性支出平均压减15%</p> <p>  低效无效支出一律削减或取消</p> <p>  除民生保障、据实结算项目外,对进展缓慢或预计年底前不能全部支出的项目,一律压减</p> <p>  <strong>山东</strong></p> <p>  对日常公用支出、一般业务经费和发展类项目一律压减10%</p> <p>  对绩效评价结果为优良等次以下的项目压减20%</p> <p>  对投向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资金(不含政策性支出)压减30%,同时不再安排一般公务用车购置经费</p> <p>  除危房外不再安排办公用房维修改造支出</p> <p>  <strong>河南</strong></p> <p>  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和公用经费,不必要的项目支出坚决取消,新增项目支出从严控制,原则上不开新的支出口子</p> <p>  <strong>安徽</strong></p> <p>  省直部门项目支出中用于日常运转的经费平均压减5%</p> <p>  公用经费在前两年已经压减的基础上,再平均压减5%</p> <p>  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控预算调剂事项</p> <p>  <strong>福建</strong></p> <p>  一般性支出在上年压减5%的基础上,最低按5%比例进一步压减,总压减比例达到10%以上</p> <p>  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支出,加强对相关支出事项必要性、合理性的审核,不得安排无实质内容的公务活动</p> <p>  <strong>江西</strong></p> <p>  省级一般性支出按照10%比例压减,市县一般性支出也要相应压减</p> <p>  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动态化常态化监管</p> <p>  政府过紧日子,是为了咱百姓过好日子。</p> <p>  小编发现,各地在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的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比如:</p> <p>  江苏今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5%,卫生健康支出增长6.3%,农林水支出增长13.2%,教育支出增长6.2%,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0.2%。</p> <p>  宁波今年农林水支出增长1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7%;卫生健康支出增长9.9%。</p> <p>  深圳今年市本级教育支出增长18.2%;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3.1%;社会福利支出增长27.3%。</p> <p>  有人会觉得,政府过紧日子是应对当下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的临时之举。NO,NO,NO!</p> <p>  财政部部长刘昆今年两会期间曾表示:政府过“紧日子”,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好日子”,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政策,并不是短期的应对措施。</p> <p>  有人会问,近年来“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连年压缩,这过紧日子还有空间吗?</p> <p>  刘昆给出肯定回答,并指明了空间所在: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提质增效。</p> <p>  “铺张浪费的钱绝不该花,没有绩效的钱也不该花,花了还要依法依规问责。”刘昆这样说道。</p> <p>  对于过紧日子,小编也专门请教了多位权威专家来支招——</p> <p>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绩效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泽彩:真正过紧日子必须依靠“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重点要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和标准建设。应积极推动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建设。要树立一种绩效意识,培养一种绩效理念,并将这些化作一种绩效行动,最终养成全社会绩效自觉。</p> <p>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小川:由于绝大部分财政支出都是公共服务、民生领域的刚性支出,这部分支出不能随便减。压减空间主要在人员经费、办公经费等行政性支出上。要压减这方面支出,从根源上讲就是要明确政府职能,把握好政府职能边界,提高行政效率,使政府职能与人力、财力更加精准匹配。</p> <p>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政府过紧日子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强化财政问责机制,落实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同时,要积极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通过公共服务的标准科学化,建立可靠的政府服务“标尺”,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把政府该做的事做好。</p> <p>  中国人民大学政策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俞明轩:通过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可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作用。通过预算绩效评价,筛选出优质项目,过滤掉低效项目,以是否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精准补短板和民生兜底作用,精准发力、以收定支,精准有效分配财政资金。</p> <p>  记者:董碧娟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