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青田  App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中方  湖北黄冈  助攻  谅解备忘录  作者, 

北国江南农耕忙: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华润紫竹

   日期:2020-06-06 20:55:42     作者:wangxiao    浏览:24    
核心提示:中新网太原6月6日电题:北国江南农耕忙: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作者杨杰英杨润德6月6日,芒种时节。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花塔村的稻田公园内,正在进行着一场插秧比赛。数百亩稻田一片葱郁,
<p>  中新网太原6月6日电 题:<strong>北国江南农耕忙: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strong></p> <p>  作者 杨杰英 杨润德</p> <p>  6月6日,芒种时节。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花塔村的稻田公园内,正在进行着一场插秧比赛。</p> <p>  数百亩稻田一片葱郁,成片的荷塘满目翠色。规整的稻田内,人们挽着裤腿、打着赤脚,穿梭于稻田之间。</p> <img alt="以“千年厚礼 晋祠大米”为主题的晋源区第三届插秧文化节正在举行。 张云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06/c7fd49301e7944baa0e19efe.jpg" title="以“千年厚礼 晋祠大米”为主题的晋源区第三届插秧文化节正在举行。 张云 摄" /> 以“千年厚礼 晋祠大米”为主题的晋源区第三届插秧文化节正在举行。 张云 摄 <p>  当日,以“千年厚礼 晋祠大米”为主题的插秧文化节正在举行,再现了一幅生动的“北国江南农耕图”。</p> <p>  晋祠大米有着3300多年的种植史。历史上,当地依托水量充沛、土壤肥沃等先天优势,孕育了晋祠大米这一北稻精品。在中国古代典籍《尚书》中,有“晋献嘉禾”的记载,描述了晋祠大米作为贡品进献宫廷的情形。直至晚清时期,晋祠大米仍是皇家贡品。</p> <img alt="小朋友正在体验插秧乐趣。 张云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06/e3185c86553e660935ec19c6.jpg" title="小朋友正在体验插秧乐趣。 张云 摄" /> 小朋友正在体验插秧乐趣。 张云 摄 <p>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大规模煤炭开采的推进,当地丰富的水资源遭到破坏。晋祠大米的种植面积日渐萎缩。</p> <p>  近年来,随着山西产业转型、生态恢复的推进,当地日渐重视生态文明、传承乡土文化。针对“晋祠大米”这一城市文化名片,当地将其打造成为太原地域农耕文化的品牌。</p> <p>  “‘晋祠大米’历史悠久,是晋阳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晋源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原有明表示,近年来,当地生态环境逐渐好转,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加上乡村旅游开发,晋祠大米重现生机。每年入夏,当地的荷塘、稻田成了吸引游客休闲度假的新资源。</p> <img alt="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花塔村的稻田公园,再现了一幅生动的“北国江南农耕图”。 张云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06/10fe6a8196a3919c4c9c17b7.jpg" title="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花塔村的稻田公园,再现了一幅生动的“北国江南农耕图”。 张云 摄" />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花塔村的稻田公园,再现了一幅生动的“北国江南农耕图”。 张云 摄 <p>  有着45年水稻种植经验的花塔村村委副主任任福贵说,围绕晋祠大米的种植与保护工作,当地出台了各项支持措施,鼓励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来扩大种植面积,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在水稻稳产增收的同时,当地还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p> <p>  近年来,晋源区实施千亩晋祠大米恢复种植项目,新恢复发展晋祠水稻1000亩,让稻田连成线接成片,美丽风景不断线。实施晋韵稻香文旅综合农业开发项目,恢复昔日荷花世界稻花香的景观。</p> <p>  同时,围绕稻作、农作文化打造农耕文化博物馆,开展春夏插秧、暑期游学、金秋共享丰收喜庆等亲子体验游、研学游、旅居游等活动,使乡村田园更有魅力,晋祠稻田文化更受欢迎,让稻田公园成为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p> <img alt="活动现场,鱼、虾、蟹生态放养、民族歌舞展演、晋祠水稻认养、机械插秧体验等活动轮番上演,游客们纵享稻作文化特色乡村旅游的乐趣。 张云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06/a3a27cfbae3e70519f81d018.jpg" title="活动现场,鱼、虾、蟹生态放养、民族歌舞展演、晋祠水稻认养、机械插秧体验等活动轮番上演,游客们纵享稻作文化特色乡村旅游的乐趣。 张云 摄" /> 活动现场,鱼、虾、蟹生态放养、民族歌舞展演、晋祠水稻认养、机械插秧体验等活动轮番上演,游客们纵享稻作文化特色乡村旅游的乐趣。 张云 摄 <p>  此次插秧文化节通过展现传统农耕文化的方式,让人们在劳作中全方位体验民俗风情,多角度感受传统农耕文化,并将晋源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联动发展,把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用“一粒米”带动全域旅游。</p> <p>  如今,有着“北米之最、皇家贡品”之称的“晋祠大米”正在重现生机。(完)</p><!--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