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rong>(抗击新冠肺炎)国际述评:应对疫情大考 中国“战‘疫’宣言”阐释制胜之道</strong></p>
<p> 中新社北京6月8日电 题:应对疫情大考 中国“战‘疫’宣言”阐释制胜之道</p>
<p> 中新社记者 马佳佳</p>
<p>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对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历程进行了深刻总结,并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人类面对重大灾难时的正确思考与战略抉择。白皮书恰如一本“中国战‘疫’宣言”,对中国应对疫情大考的答卷作出详实介绍,向世界展示中国全民战“疫”的制胜之道。</p>
<p> 白皮书指出,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决心,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条。中国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并保持了94.3%的累计治愈率。</p>
<p> 面对这场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中国为何能在短时内控制局面,赢得阶段性胜利?其中缘由,既来自于“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有力支撑,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中国国家治理能力以及中国社会制度优越性的深刻体现。</p>
<p> 中国的抗疫成果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战胜疫情的最重要原因。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袭击,在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重大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以对人民负责、对生命负责的鲜明态度,快速有效调动全国资源和力量,坚决果敢,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保障人民生命权、健康权,有力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生动展现了生命至上的崇高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在这一次疫病流行的时候,我们毅然地,为了防控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摁下了‘暂停键’,不惜付出很高的代价,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到第一位。”在又一次大风浪面前,中国执政党又一次展现出捍卫人民利益的历史担当。</p>
<p> 中国的抗疫成果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的高效。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接受采访时曾直言:“中国政府应对疫情非常高效。中国政府能从大局和战略上着想,有能力调动人力和资源,有很强统领能力。我认为中国的治理体系理当是世界上最高效的。”</p>
<p> 从最初疫情暴发到急速蔓延,再到疫情蔓延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直到疫情防控趋势持续向好,中国的抗疫阻击战之所以取得重大胜利,离不开举国动员所形成的强大力量和治理效能。正如白皮书所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紧急行动,依托强大综合国力,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全力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抗击疫情,在最短时间集中最大力量阻断疫情传播。</p>
<p> 中国的抗疫成果还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调动群众力量的制度优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再次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无论是白衣执甲、最美逆行的医护人员,还是街头巷尾星夜值守的社区工作人员;无论是闻令驰援的各地医疗队,还是坚守武汉“摆渡”的志愿者,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凝心聚力,共同筑起了抗疫的牢固防线。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为制胜疫情的重要法宝。疫情伊始,中国最高领导人就把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定义为“人民战争”,强调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紧紧依靠人民来打赢这场战“疫”。</p>
<p>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曾评价说,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的中国人是中国最宝贵的财富。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劳动者的这些特质更加突出。他们在中华传统文化优秀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在救死扶伤与社区防控这两个阵地同时作战。</p>
<p> 这场疫情是一次全球性的灾难事件。中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稳步走出疫情阴霾,加快经济社会复苏,带给国际社会鼓舞和信心。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价说,“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回顾中国的抗疫进程,中国社会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得到充分彰显,国家治理能力、水平经受住了严格考评。</p>
<p> 中国制胜疫情之道,诚如白皮书所述,“面对未知病毒突然袭击,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举全国之力,快速有效调动全国资源和力量,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特点,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积累的雄厚综合国力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效,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