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地评线】大洋网评:用心领悟这堂民法典“公开课”-新商科

   日期:2020-06-17 15:36:08     作者:wangxiao    浏览:22    
核心提示:6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立良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编纂民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
<p>  6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p><p>  立良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编纂民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在我国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民法典地位之高、分量之重,从命名中足以窥斑见豹——这部法律没有被定名为“民法”而是“民法典”,它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p><p>  大而化之,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p><p>  小而化之,民法典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法治和美好生活的需求。民法典并不仅仅只是权利宣言,更是民事活动的基本遵循和重要依靠。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民法典直面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定分止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从房产买卖、公司设立、遗产处理,到高空抛物、占道纠纷、个人信息保护……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等,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p>  法治的推崇和践行,根本在于公众的认知和认同。民法典可谓是鸿篇巨制——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其条文数量之多在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中无出其右者。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要让群众入脑入心、知行合一,就必须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把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长期任务来抓。</p><p>  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要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重点来抓。要形成铺天盖地的强大声势,营造全民尊法、学法的浓厚氛围,养成自觉守法、用法的强烈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良好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意识。要为民法典普法工作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提供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确保普法工作高效推进。</p><p>  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要强调“关键少数”。民法典对权利的规定,不仅为人与人之间划清行为界限,也为公权力行使者标明公权力边界。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尊崇民法典、敬畏民法典,自觉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把掌握和运用民法典作为履行岗位职责、做好群众工作、推动改革发展的必要知识、必备能力、必需本领。</p><p>  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要打通“最后一公里”。于普通群众而言,民法典体系庞大、专业性极强,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需要专业人士加以解读,并用普通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将民法典送到基层一线。同时,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全面、系统、规范教育,整体提升青少年法律意识。</p><p>  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要用好“云普法”。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普法工作也要搭上互联网这班快车,不断拓展普法阵地、创新普法手段、扩大普法影响力。“云普法”不仅是指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做好民法典条文解释工作,也包括通过庭审网络直播,让普通民众在真实案例中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p><p>  “徒法不足以自行”,要让民法典成为公众随身携带的“宝典”,就要高度重视普法工作,让公众懂法;就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让公众信法。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民法典必将不断发挥其善治意义,无愧于法典之名。</p><p>  (广州日报评论员练洪洋)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