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 杨程晨 杨喆)由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19日上午播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19/720bf17d26236b237e3e608f.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p>
<p> 该片是2019年12月《中国新疆,反恐前沿》《幕后黑手——“东伊运”与新疆暴恐》系列纪录片的最后一集,时长近1小时,分为“青山处处”“幸存者说”“反恐之战”“向阳而生”四部分;突出讲述反恐特警、暴恐案幸存者、心理医生、戍边家庭、偏远地区教师等群体多年来守护新疆及摆脱恐怖主义阴霾的经历。</p>
<img alt="图为买买提·居玛"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19/805572bf10353c1c464a8d01.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图为买买提·居玛" />
图为买买提·居玛
<p> 影片提到震惊中外的2014年“7·30”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大毛拉被害案,通过亲历者讲述还原事件经过。居玛·塔伊尔大毛拉之子、清真寺现任伊玛目买买提·居玛至今无法忘记父亲残缺的遗体。他说,伊斯兰教提倡团结和平,忌讳伤害无辜生命。伤害他人不是伊斯兰教本义,犯罪分子借宗教的幌子行凶。</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19/5518eaa096a8c20247b8c747.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该片中,多位警察回忆打击恐怖分子团伙的经历。2011年和田“7·18”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2013年莎车“12·30”暴力恐怖袭击案、2014年新和“1·24”暴力恐怖袭击案……一些外界相对陌生的暴恐案一一呈现。</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19/61c0f7781c1bd84eb2adcc7a.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有网友在观看预告片后留言,一方面感受到案件的暴力血腥程度,另一方面让观众直观体会当前稳定生活得来不易。</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19/a2d12d689d30d023068c86d0.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相较前两部纪录片,新片中的部分画面与前两集有重合。不同处在于,该集重新组合素材,侧重关注暴恐案对新疆社会及普通百姓带来的长期影响。</p>
<p> 曾接待数百位亲历暴恐案来访者的乌鲁木齐市心理医生夏叶玲认为,公众和舆论这些年其实存在忽视这些影响的情况,很多人未意识到即使过去多年,暴恐案留下的伤害仍不曾抹去。她强调,心理医生不是万能的,治愈创伤的根本在于长期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p>
<img alt="图为迪丽卡玛尔·吐尔逊"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19/83d81866a27f5983e1169c5a.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图为迪丽卡玛尔·吐尔逊" />
图为迪丽卡玛尔·吐尔逊
<p> 影片还采访到2014年轮台“9·21”暴恐案中施暴者与受害者。曾是一名舞蹈演员的迪丽卡玛尔·吐尔逊因此失去双腿,如今在监狱服刑的热孜娅对她怀有极大愧疚。在迪丽卡玛尔·吐尔逊看来,经历暴恐案,施暴者被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洗脑,没有人不是受害者。</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19/90e0a0a6c9f4af61aecafe71.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三集纪录片角度各异,系统描绘新疆受暴恐威胁的“至暗时刻”。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平表示,纪录片让暴恐案留下的社会创伤直触人心。“相信看过影片,(观众)会对新疆有更新、更全的认识。”(完)</p><!--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