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团结携手 共迎“烟火”——非洲在华留学生亲历中国抗疫-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日期:2020-06-19 18:51:10     作者:wangxiao    浏览:21    
核心提示:新华社南京6月19日电题:团结携手共迎“烟火”——非洲在华留学生亲历中国抗疫新华社记者陈席元看着街边叫卖的小贩和越来越多的游客,扬州大学医学院塞拉利昂留学生赛德笑着说:“扬州的
<p>  新华社南京6月19日电 <strong>题:团结携手 共迎“烟火”——非洲在华留学生亲历中国抗疫</strong></p><p>  新华社记者陈席元</p><p>  看着街边叫卖的小贩和越来越多的游客,扬州大学医学院塞拉利昂留学生赛德笑着说:“扬州的‘烟火气’回来了。”</p><p>  赛德今年36岁,2007年来到中国,在扬州大学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自费学医,如今是扬州大学医学院研究生,也是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的一名助手。<!--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p>  今年1月28日,赛德主动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协助老师照顾在校的十几个非洲留学生,每天协助测量体温,还去超市代为采购生活用品。“经过这次疫情,我对治病救人的职责有了更深的体会。感谢扬州大学师生和志愿者的付出,让留学生在疫情期间能安全、安心求学。”</p><p>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时候,走还是留,是不少在华留学生面临的两难选择。21岁的加纳留学生瑞秋,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程专业612班班长。“那时,家人和朋友频繁打电话,希望我回加纳,但我相信学校,相信中国,选择留了下来,和老师、同学们共渡难关。”她说。</p><p>  先进是埃塞俄比亚留学生,就读于河海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他表示:“中国和埃塞俄比亚的文化里,都崇尚有难同当。我是喜欢中国文化才来这里留学的,中国遭遇疫情的时候,能帮就帮,但不能跑。”</p><p>  瑞秋和先进都认为,选择留在中国的日子里,更重要的收获是,见证了抗击疫情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国情课。</p><p>  “今年1月23日,除夕前一天,南京就开放了55个发热门诊,这种效率让我惊叹。”瑞秋回忆,“学校为留学生建立了无微不至的照料体系,宿管阿姨每天早上叮嘱我们测量体温,还询问有哪些生活上的需要。2月24日开始线上教学,目前多数课程进入尾声。近期还补开了线下实验课,再次走进教室,大家格外开心。”</p><p>  瑞秋告诉记者,她也参加了抗疫志愿活动,录制了为武汉加油的小视频。“我用一首中文歌曲《童话》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虽然世界不像童话故事那般完美,但在中国这段日子里,我感受到了满满的爱和浓浓的情。”</p><p>  先进曾在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过,他深有感触地说:“中国用10天时间建成拥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用12天建成拥有16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这有多难、多么了不起!”</p><p>  “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是中国快速控制疫情的关键。”先进表示。这两天,他一直关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峰会名称就有‘团结’二字。中国表示将提前于年内开工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我想完成在中国的学业后,能为非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出一份力。”</p><p>  “希望每一名在华留学生都能学习奋进,不辜负在抗疫一线坚守奉献的人们。”赛德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