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玉兔二号”揭示月背不明胶状物质可能身份-中华新闻通讯社

   日期:2020-06-19 20:25:22     作者:wangxiao    浏览:20    
核心提示:“玉兔二号”揭示月背不明胶状物质可能身份:撞击形成的角砾岩中新社北京6月19日电(郭超凯宋星光)记者19日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获悉,此前“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撞击坑中发
<p>  <strong>“玉兔二号”揭示月背不明胶状物质可能身份:撞击形成的角砾岩</strong></p> <p>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电 (郭超凯 宋星光)记者19日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获悉,此前“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撞击坑中发现的不明胶状物质,其身份可能为撞击形成的角砾岩。</p> <p>  在第八月昼期间,这个带有一定光泽的胶状物质首先被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玉兔驾驶员”发现,并成功吸引了科学家们的注意。在探求未知的驱动下,科学家们精心制定了严密的驾驶方案,利用第九月昼的探测时间,对不明胶状物质及其所在的新鲜撞击坑进行了细致的科学探测。</p> <p>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芶盛博士,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及类地行星先导专项骨干成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邸凯昌、岳宗玉及其合作者,利用“玉兔二号”月球车就位测量数据,发现了该物质的可能成因。<!--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通过实际探测发现,新鲜撞击坑周边存在许多与月壤具有相似土灰色的块体,在“玉兔二号”车轮的碾压之下可以变成粉状,确认这种块体实为月壤,并非石块。</p> <p>  科学家们又利用解混光谱探测仪数据发现,新鲜撞击坑周边及内部块状月壤中,长石矿物相对含量较多,橄榄石和辉石相对含量基本相等,标示着着陆区月壤可能是苏长岩风化产物。但是由于光照条件和形成过程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从就位测量光谱进一步分析未知物质的矿物成分。</p> <p>  在与美国阿波罗任务采集样品的比较之下发现,“神秘物质”与角砾岩样品的外观较为类似。科学家们又对撞击成坑做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神秘物质”的身份为撞击形成的角砾岩,可能为附近某个撞击坑溅射物的撞击熔融角砾岩,抑或为当前新鲜撞击坑成坑时形成的撞击玻璃凝结角砾岩。</p> <p>  “玉兔二号”月球车于6月15日0时54分受光照自主唤醒,进入第十九月昼工作期。截至目前,“玉兔二号”在第十九月昼期间行走了5.177米,累计行走距离452.858米。</p> <p>  在月背工作的十九个月里,“玉兔二号”驾驶员团队科学开车,利用月球车搭载的科学载荷展开月背巡视探测,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开展嫦娥四号着陆区物质成分与地下结构等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