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2020年中央财政安排救助困难群众资金1665亿元-镭豆

   日期:2020-06-21 05:21:22     作者:wangxiao    浏览:30    
核心提示:各地各部门创新举措保基本民生,筑牢兜底保障防线守护好每一位困难群众(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救助困难群众资金1665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国新纳入低保、
<p>  <strong>各地各部门创新举措保基本民生,筑牢兜底保障防线</strong></p> <p>  <strong>守护好每一位困难群众(做好“六稳”工作 落实“六保”任务)</strong></p> <p>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救助困难群众资金1665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国新纳入低保、特困人员99.9万人;临时救助因疫情致困群众310.7万人次;累计为困难群众1.23亿人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71.3亿元……</p> <p>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央统一决策部署,各地适时实行价格临时补贴、低保渐退、单人户保、简化临时救助程序等灵活政策,“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兜底保障人群范围越来越广、力度越来越大,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更加坚实。<!--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strong>  应保尽保、应救尽救,重点关爱武汉困难群众</strong></p> <p>  武汉人民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也遇到了突出困难。中央财政安排的救助补助资金向湖北重点倾斜,对湖北省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除了及时足额发放救助金,还按照城市人员不低于500元、农村人员不低于3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物资救助。</p> <p>  1月23日,离汉通道管控,在江岸区临时务工的陈劲松一家四口滞留武汉。江岸区新村街道民政办和当地社区打破户籍壁垒,简化申请程序,一周内就将3000元临时救助金送到了陈劲松手中,同时还送去了米面粮油,保障其基本生活。在武汉,跟陈劲松一样获得救助的生活困难滞汉外地人员有1.5万余名,共发放临时救助金4244.4万元;截至4月8日离汉通道解除管控,武汉市共设立69个安置点,集中安置6025人。</p> <p>  截至目前,湖北省已累计为370万人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4.4亿元。同时,武汉市还为12.9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生活补助1.2亿元,并将1044人新纳入低保、特困进行兜底保障。</p> <p>  为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在中央统一部署下,湖北省统筹做好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关爱帮扶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因疫致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截至3月底,湖北省共救助因疫致困群众17.1万人次,支出临时救助金1.88亿元;支出低保金3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6.7%;支出特困供养金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4%。</p> <p> <strong> 瞄准迫切需求,确保兜底保障一个不漏</strong></p> <p>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中街村村民张学林最近心情不错。刚从银行领到的1200元价格临时补贴,让这个五口之家日子松快了些。受疫情影响,部分商品价格上涨,泾阳县将价格临时补贴提高1倍。“政策想得真周到,暖了我们的心。”张学林说。</p> <p>  应对疫情,各地及时启动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3—6月,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再提高1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也被纳入补贴范围。民政部还特别明确,疫情严重地区可暂停开展低保对象退出工作,为困难群众提供保障。</p> <p>  同时,各地民政部门适时实行单人户保、低保渐退等灵活政策,瞄准困难群众最迫切需求,解决实际困难。</p> <p>  ——一些收入水平刚刚超过低保标准的困难群众,由于发展能力仍不足,往往存在返贫风险,一些省份探索低保渐退政策,扶上马再送一程,巩固脱贫成果。</p> <p>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高桥乡花山村陈宗良一家,今年已经达到脱贫退出标准。但考虑到疫情影响,为帮助其家庭巩固脱贫成果,铜鼓县民政局让陈宗良家继续享受低保。在脱贫攻坚期内,被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退出标准后仍可实施两年渐退期,确保其家庭稳定就业后再退出。</p> <p>  ——对重病、重残等困难群体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截至目前,已有湖北、湖南、广东等多个省份结合当地实际推行了“单人户保”政策。这一政策创新,让重病、重残贫困人口得到低保兜底。</p> <p>  不久前,江苏省泗洪县朱湖镇新洪村的朱国兵一家得到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身患肺癌的朱国兵可享受“单人户保”。“单人户保”,就是可参照单人户享受低保。朱国兵家庭人均收入超出标准,无法享受低保。村里的社会救助专干在日常排查中,发现了他们家的实际困难。朱湖镇民政办根据政策核算,认定朱国兵符合“单人户保”条件。“有了低保,医疗费能再报销70%左右,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朱国兵说。</p> <p>  <strong>按下“快进键”,让温暖传递更快更有力</strong></p> <p>  当月申请,当月审批,当月发放。3月下旬,当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滴水村的张婆婆从民政局接过4000元临时救助金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p> <p>  2019年,张婆婆一家脱了贫。但随后老伴、儿子相继病逝,70多岁的老人陷入困境。情况上报后,县里迅速将张婆婆纳入低保救助A类保障,发给她每月240元的低保金。同时,给她发放4000元的临时救助金。</p> <p>  “一事一议”、网上自助申请、“最多跑一次”改革……疫情防控期间,为了让温暖传递更快更有力,各地按下政务服务“快进键”,创新方式、提高效率,以更扎实的举措,做好帮扶工作。</p> <p>  ——优化流程少等待。浙江省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民政服务“码上办”政策,共减少12项、259件民政业务申请材料;借助“粤省事”小程序,广东省以家庭为单位统一生成电子签章授权书,不再要求办事群众现场签字录指纹,实现了疫情防控期间的“零跑动”。</p> <p>  ——提标扩面解危难。山东省阶段性将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额度提高至5万元,急难型临时救助标准上浮1000元,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救助工作所需;天津市对外出务工、返岗复工的低保对象每月扣减务工成本500元,对疫情导致生活严重困难的外来人口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临时救助,最大限度提高困难群众救助面。</p> <p>  好政策解民忧、暖民心。疫情防控期间,一项项硬核措施织就一张严密的兜底保障网,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生活水平不下降,有效巩固了兜底保障脱贫攻坚的成果,折射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高,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p> <p>  李昌禹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