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306亿立方米-重庆轨道交通环线

   日期:2020-06-22 16:45:29     作者:wangxiao    浏览:20    
核心提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306亿立方米惠及四省市6700万人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记者余璐)记者从水利部获悉,6月2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4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输水
<p>  <strong>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306亿立方米 惠及四省市6700万人</strong></p> <p>  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记者 余璐)记者从水利部获悉,6月2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4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输水工作圆满结束,工程运行良好,调度平稳有序,期间输水19亿立方米,其中生态补水9.5亿立方米,助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截至6月2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306亿立方米,惠及四省市6700万人,成为沿线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线。</p> <p>  此次加大流量输水运行,是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水利改革发展,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是检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水利行业全力促进复工复产、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具体行动。</p> <p>  2019年1月,水利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和农业农村部共同印发《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这是我国首次提出的大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承担着地下水超采回补的重任。充分利用丹江口水库汛前富余水量,自2020年4月29日正式启动此次加大流量输水,陶岔入渠流量按计划逐步从350立方米每秒设计流量提升至420立方米每秒加大设计流量,5月9日到达峰值。目前,陶岔入渠流量由420立方米每秒逐步调减,历时50余天,输水19亿立方米,向沿线35条河流生态补水9.5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华北一些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困局,恢复了河道基流,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沿线地下水位逐步抬升。<!--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从1999年起,华北地区连续干旱21年,超采地下水严重。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沿线受水区水资源得到有效补充,同时通过相机实施生态补水,受水区地下水超采局面得到遏制,部分地区地下水位回升明显。据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位监测情况通报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浅层超采区地下水位下降幅度明显减慢,有39 个县(市、区)水位回升,雄安新区、衡水、沧州等地上升明显。全省深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与上年同比上升1.85 米,有47 个县(市、区)水位回升,衡水、保定、廊坊等地上升明显。地处邢台市七里河下游的狗头泉、百泉已经干涸了18年,今年实现了稳定复涌。</p> <p>  据了解,截至6月2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306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年径流量的一半还多,向河南省供水107亿立方米、向河北省供水80亿立方米、向天津市供水52亿立方米、向北京市供水53亿立方米,惠及四省市6700万人,成为沿线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线,有效保障受水区复工复产用水需求,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原崛起战略提供了水资源支撑。通水以来,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及以上。甘甜的长江水,也为沿线群众提供了更为优质的饮用水,饮用水硬度明显降低,北京市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80毫克每升降至130毫克每升。河北省500多万人告别了长期饮用的高氟水、苦咸水,受水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p> <p>  通过加大流量输水,验证了工程大流量输水能力,膨胀土段、地下采空区渠段等特殊地质区段也经受了加大流量输水能力检验。与此同时,运行管理单位收集了大量监测数据,复核了加大流量水面线,并与原设计的加大流量水面线对比,分析出总干渠渠道及各种输水建筑物的输水能力。全线监测数据显示,工程满足加大流量输水设计工况,为中线一期工程全线竣工验收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标签: 周永康秘书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