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45周年</p>
<p> 6月22日</p>
<p> 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p>
<p> 将以视频方式举行<!--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这是中方领导人同新一届欧盟领导人</p>
<p> 首次正式会晤</p>
<p> 中方高度重视</p>
<p> 愿同欧方一道</p>
<p> 推动本次会晤取得积极成果</p>
<p> 推动后疫情时代的中欧关系再出发</p>
<p>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p>
<p> 中欧共同抗疫</p>
<p> 积极开展务实合作</p>
<p> 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p>
<p> 留下许多暖心瞬间</p>
<p> 每一次互助、每一声感谢</p>
<p> 都在诠释</p>
<p>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意涵</p>
<p> 特殊的音乐会</p>
<p> 2月13日</p>
<p> 意大利总统府奏起了中国乐曲</p>
<p> 《洪湖水浪打浪》《平湖秋月》响彻大厅</p>
<p> 对于举国上下共抗疫情的中国</p>
<p> 意大利第一时间伸出援手</p>
<p> 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提议</p>
<p> 用音乐会向中国传达特殊的友谊和支持</p>
<p> 意大利人说</p>
<p> 在这困难时刻</p>
<p> 意大利和中国站在一起</p>
<p> 真正的朋友</p>
<p> 当欧洲成为疫情“震中”</p>
<p> 意大利形势尤为严峻</p>
<p>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紧急驰援</p>
<p> 带着抗疫经验和援助物资</p>
<p> 在罗马街头奔走</p>
<p> 深入“重灾区”一线</p>
<p> 意大利人走向阳台,倚靠窗前</p>
<p> 向中国“逆行者”</p>
<p> 鼓掌致意</p>
<p> 疫情没有国界</p>
<p> 中意两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p>
<p> 正如意大利谚语所说</p>
<p> 真正的朋友</p>
<p> 是在你落难时仍对你像亲兄弟一般</p>
<p> 道虽远 交流不辍</p>
<p> 3月13日上午</p>
<p> 一场跨越万里的视频会议准时上线</p>
<p> 中国同中东欧17国的专家、官员远程交流</p>
<p> 分享疫情防控经验及信息</p>
<p> 中东欧与会人员评价</p>
<p> 中方的介绍具体、实际、可操作性强</p>
<p> 让“所有问题都得到圆满回答”</p>
<p> 这种交流</p>
<p> 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p>
<p> 赋予新的内涵</p>
<p> 团结就是力量</p>
<p> 随着欧洲疫情愈发严峻</p>
<p> 防疫物资从中国发往欧洲</p>
<p> 一批批口罩、检测试剂</p>
<p> 解燃眉之急</p>
<p> 援助物资外包装上的寄语</p>
<p> 道出中欧民众的共同期待</p>
<p> “团结就是力量”</p>
<p> “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p>
<p> “云海荡朝日,春色任天涯”</p>
<p> ……</p>
<p>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p>
<p> 用英、法、德三语录制视频讲话</p>
<p> 对中国在紧急时刻的支持</p>
<p> 表示“高度赞赏、十分感谢”</p>
<p> 铁杆朋友 风雨同行</p>
<p> 3月21日</p>
<p> 古老的欧洲城市贝尔格莱德</p>
<p>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等候着特殊客人</p>
<p> 当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走下飞机</p>
<p> 武契奇迎上去</p>
<p> 与中国专家“碰肘”致意</p>
<p> 这是最高礼遇</p>
<p> 这是非常时期的深情厚谊</p>
<p> 中国人民没有忘记</p>
<p> 曾经从塞尔维亚获取的无私援助</p>
<p> 当塞尔维亚面临疫情冲击</p>
<p> 兄弟必须出手,毫不犹豫</p>
<p> 铁杆朋友,风雨同行</p>
<p> 患难与共,共克时艰</p>
<p> 携手相牵 同心向好</p>
<p> 4月,武汉“苏醒”后的首趟中欧班列</p>
<p> 抵达德国杜伊斯堡</p>
<p> 重庆、义乌等地发出的列车</p>
<p> 也先后抵达欧洲</p>
<p> 不只载来抗疫用品</p>
<p> 还有复工复产急需的货物资料</p>
<p> 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p>
<p> 中欧班列稳定运营</p>
<p> 对保障中欧物流运输作用巨大</p>
<p> 为中欧携手战胜疫情增添信心</p>
<p> 只要有光 就有希望</p>
<p>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p>
<p> 山川河流寂静无息</p>
<p> 仿佛为人类默默悲泣</p>
<p> 4月,巨大光束点亮夜空</p>
<p> 投射在阿尔卑斯山脉</p>
<p> 将一面五星红旗披上马特洪峰</p>
<p> “阿尔卑斯名峰将和中国人民团结一心</p>
<p> 借此方式传递希望和勇气”</p>
<p> 瑞士驻华大使馆如是介绍</p>
<p> 越是黑暗,越需要光</p>
<p> 光能点亮人们冲破黑暗的勇气</p>
<p> 光能激发人们勇往直前的信心</p>
<p> 只要有光,就有希望</p>
<p> 愿中国和欧洲团结的“灯光”汇聚</p>
<p> 共同照亮彼此的未来</p>
<p> (记者:李洁、吉莉、李晓鹏、潘革平、李骥志、张章、王子辰、石中玉、任珂、陈俊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