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嚞星”高照!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女生众筹上大学

   日期:2020-06-24 02:51:14     作者:wangxiao    浏览:23    
核心提示:“嚞星”高照!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6月23日9时43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这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GEO)
<p>  <strong>“嚞星”高照!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星座部署全面完成</strong></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24/612e7e2be947c1a2aba2673b.jpg" alt="" /></p><p class="pictext">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p><p>  6月23日9时43分,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这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p><p>  在北斗导航卫星的“家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科研人员将北斗GEO卫星称为“吉星”。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吉星”中排行老三,于是被昵称“嚞星”。</p><p>  作为驻守在高轨天疆的“大块头”,“嚞星”肩负显著增强北斗三号整体技术指标的职责。随着它在北斗三号组网“大棋局”的落子定盘,北斗三号30颗组网卫星已全部到位,星座部署全面完成。</p><p>  <strong>让北斗功能更强大</strong></p><p>  北斗三号大家族由24颗地球中圆轨道(MEO)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以及3颗“吉星”组成。</p><p>  相比灵动活泼的MEO卫星、飘逸优雅的IGSO卫星,“吉星”三兄弟驻守在距地面约36000公里的天疆,默默地为北斗导航系统技术指标提升提供增强服务。</p><p>  记者从五院了解到,“吉星”采用的东方红三B(导航)卫星平台,是我国现役规模较大的卫星平台之一。强大的承载能力,让他们具备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测定、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功率增强、站间时间同步和定位六大本领。</p><p>  “吉星”家族沿袭了北斗系统最鲜明的特色——有源定位和短报文通信,这是北斗系统的创举。有源定位利用无线电测定技术,通过2颗GEO导航卫星联手,不仅能回答用户“我在哪”,还能告诉关注用户行踪的相关方“你在哪”,在搜救、渔业等领域应用广泛。北斗三号的短报文通信能力显著提升,单次信息发送量从过去的120汉字提升到1200汉字,突发情况时无需字斟句酌,可以将情节一次性说清楚,还能发送图片等信息,应用场景更为丰富。</p><p>  今年3月,北斗三号第二颗“吉星”就位后,北斗系统新体制下有源定位功能得到验证,拉开了无线电测定功能全面升级的序章。随着“嚞星”的入列,北斗“吉星”三兄弟在太空团聚,将在赤道上拉开更大距离,为“一带一路”沿线更广阔的区域提供服务。</p><p>  <strong>铸造北斗的“中国魂”</strong></p><p>  “嚞星”作为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收官之星,秉承北斗研制一直以来坚定走国产化道路的思想,在国产化方面也是集大成之作。</p><p>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北斗人始终没有动摇走自主可控道路的决心。</p><p>  据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介绍,北斗导航系统面向国家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供时间基准、空间位置基准,对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p><p>  比如当前的热点新基建,将是我国建设发展下一阶段的重要方向,时间基准和空间位置基准则是重要基础。“北斗导航系统是新基建的基建,基础的基础。”陈忠贵说。</p><p>  以国为重是北斗的核心价值观,自力更生是北斗的风骨,不断创新则是北斗的灵魂。三代北斗系统通过探索与实践,交出了闪亮的答卷。</p><p>  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表示,北斗一号解决了卫星最基本的问题,例如供配电的太阳帆板、控制系统的转动机构等。这些核心产品的国产化,让北斗卫星有了一副“中国体格”。</p><p>  北斗二号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多项关键技术,让卫星导航系统的“心脏”跳动出“中国心率”。</p><p>  北斗三号更是一马当先,开始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征程。五院卫星团队提出国际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星间链路网络协议、自主定轨、时间同步等系统方案;同时建立了器部件国产化从研制、验证到应用一体化体系,彻底打破了核心器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这为北斗导航系统铸造了“中国灵魂”。</p><p>  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p><p>  图为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p><p>  周 寻 本报记者 付毅飞<br /></p><!--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