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西沟村民:申纪兰“走后” 少了个“说话”的人-最复杂的立交桥

   日期:2020-06-28 23:40:52     作者:wangxiao    浏览:31    
核心提示:中新网长治6月28日题:西沟村民:申纪兰“走后”少了个“说话”的人作者范丽芳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于6月28日凌晨1时31分在山西省长治市逝世。今天是申纪兰离
<p>  中新网长治6月28日题:西沟村民:申纪兰“走后”少了个“说话”的人</p> <p>  作者范丽芳</p> <p>  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于6月28日凌晨1时31分在山西省长治市逝世。今天是申纪兰离开的第一天,她生活了70多年的西沟村,整洁如常,却在宁静中透着几分沉重。</p> <img alt="西沟村曾经的荒山荒坡,如今已是郁郁葱葱,满眼绿色。 韦亮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28/eb608ca32772eef4035b7b65.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西沟村曾经的荒山荒坡,如今已是郁郁葱葱,满眼绿色。 韦亮 摄" /> 西沟村曾经的荒山荒坡,如今已是郁郁葱葱,满眼绿色。 韦亮 摄 <p>  村民们是今天中午“从手机上得知这个消息的”,与往常看到的申纪兰参加会议等消息不同,今天的新闻让村里人神情凝重,“我们少了个说话的人”“没有见上最后一面,悲痛、遗憾”……</p> <img alt="“少了一个好邻居,少了一个说话的人。”常开苗红了眼眶。 韦亮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28/9774f4daea6c10d471ae2a0b.jpg" title="“少了一个好邻居,少了一个说话的人。”常开苗红了眼眶。 韦亮 摄" /> “少了一个好邻居,少了一个说话的人。”常开苗红了眼眶。 韦亮 摄 <p>  “今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我拎着东西去看她,那会儿状态还挺好,跟她聊了聊。”82岁的郭爱乔回忆,她嫁到西沟村的时候,是申纪兰和新郎张买兴一起去迎接的,自此,他们做了70多年的好邻居和好朋友。每年外出开会前,左邻右舍都要来和申纪兰聊一聊。</p> <p>  2020年,在参加全国两会前,常开苗像往常一样去送别,“没想到,再也没有回来,没见着最后一面,很遗憾,很悲痛。少了一个好邻居,少了一个说话的人。”常开苗红了眼眶。</p> <img alt="申纪兰生活了70多年的西沟村,整洁如常,却在宁静中透着几分沉重。 韦亮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28/cb2cc49cbcc76bc2e01afd3c.jpg" title="申纪兰生活了70多年的西沟村,整洁如常,却在宁静中透着几分沉重。 韦亮 摄" /> 申纪兰生活了70多年的西沟村,整洁如常,却在宁静中透着几分沉重。 韦亮 摄 <p>  张买兴比申纪兰小5岁,年轻时,跟着申纪兰在石头山上种树,“你看那边山上,都是我们一起种的。”张买兴指着不远处山沟说。曾经的荒山荒坡,如今已是郁郁葱葱,满眼绿色。</p> <p>  张买兴家的相册里,放着许多和申纪兰的合影,最近一次,定格在2019年申纪兰获得“共和国勋章”后回西沟村传达会议精神的现场。</p> <img alt="申纪兰生活了70多年的西沟村,整洁如常,却在宁静中透着几分沉重。 韦亮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28/054e5e61e9aacd09b1a3abba.jpg" title="申纪兰生活了70多年的西沟村,整洁如常,却在宁静中透着几分沉重。 韦亮 摄" /> 申纪兰生活了70多年的西沟村,整洁如常,却在宁静中透着几分沉重。 韦亮 摄 <p>  “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在外面是“大人物”,但永远是西沟村的“申奶奶”“申大婶”“申大姐”。为村里人主持红白喜事的习惯,以及不转户口、不脱离劳动、不拿工资的原则,申纪兰也坚持到最后。</p> <img alt="村民张买兴讲述和申纪兰的最近一次合影。 韦亮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6/28/b62371cfd97fd8873a95ba7e.jpg" title="村民张买兴讲述和申纪兰的最近一次合影。 韦亮 摄" /> 村民张买兴讲述和申纪兰的最近一次合影。 韦亮 摄 <p>  “待人好,很热情,不惹人,不伤人,不自私自利”,这是西沟村民们对申纪兰的评价。70多年来,在申纪兰的带领下,西沟村人植树造林、打坝造地、兴企办厂,逐浪市场经济大潮,“纪兰精神”成为中国农村艰苦奋斗和与时俱进的象征,更成为这个村庄永恒的记忆。(完)</p><!--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