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十个细节,感受习近平的初心-广西宁明县

   日期:2020-07-01 17:12:42     作者:wangxiao    浏览:19    
核心提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近百年风雨兼程,不忘来路,不改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
<p>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近百年风雨兼程,不忘来路,不改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一直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十个细节,感受总书记的初心。</p> <p>  1.“我是人民的勤务员”</p> <p>  “怎么称呼您?”</p> <p>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他沿着狭窄山路辗转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特困户施齐文家。施齐文的老伴石大妈不识字也不会说“官话”,她把习近平迎入家中,非常客气地向习近平问出了这句话。</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7/01/11d2af9a518b783f00cebf2b.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习近平亲切地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握住石大妈的手,总书记询问她多大年纪,听说老人64岁了,总书记说:“你是大姐。”</p> <p>  脱口而出的朴实话语,为民情怀溢于言表。</p> <p>  在十八洞村,习近平和乡亲们在空地上围坐一圈,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正是在这里,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p> <p>  “人民的勤务员”,言之所至、行之所向。</p> <p>  2.“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p> <p>  2017年11月17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会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p> <p>  当习近平回到队伍中间,准备同代表们合影时,看见了在后排站立的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代表。</p> <p>  总书记握住他们的手,微笑着问候说:“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7/01/a4e67a9783456474359a664b.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习近平拉着他们的手,请两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来,两人执意推辞,习近平一再邀请,说:“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p> <p>  大厅内响起热烈的掌声。总书记一个自然而然的关心举动,尽显敬老亲民情怀,温暖了无数人。</p> <p>  3.“不怕路远,哪怕一天只看一个点”</p> <p>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的身影出现在山城重庆。</p> <p>  乘飞机、坐火车、转汽车,习近平先后用了三种交通工具,前往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山路蜿蜒,坡急沟深,总书记一行冒着早春的微雨,辗转3个多小时抵达大山深处的中益乡华溪村。</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7/01/5426afaddee62a9008a3cfcc.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挂着青苔的石阶有些湿滑,习近平一步一步登上陡坡,沿着“之”字形的山间小路爬到半山腰,来到贫困户老谭夫妇家中。习近平掀起床铺摸了摸被褥的厚实程度,察看粮食的储存情况,从屋外看到屋内,还同贫困户坐在一起,唠起了家常。</p> <p>  这一幕,似曾相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访贫问苦的足迹遍布全国,多远多难的路也挡不住他“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决心。“不怕路远,哪怕一天只看一个点,也要看到真贫。只有看到中国贫困的真实状况,我们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心中有牵挂,脚下有方向。为民情怀,就在这一步步的行走中。</p> <p>  4.“看了以后心情还是很沉重的,也很揪心”</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7/01/cac1e229600a3126d73f50de.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p> <p>  “去年媒体报道了凉山州的悬崖村,看到村民和孩子们长年在悬崖上爬藤条,上山下山安全得不到保证,看了以后心情还是很沉重的,也很揪心。”习近平说。</p> <p>  接着,习近平又说道:“前不久又看到材料说当地已经建了新的铁梯,这样心里又感觉到松了一下。”他强调,对四川的脱贫攻坚,中央应该加大支持力度,这主要看哪里的贫困程度更深、更重。脱贫攻坚到村、到户、到人的工作,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p> <p>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言一行系民生。一个交通不便、贫困偏僻的小山村,引起总书记的“揪心”,流露出习近平关心人民群众冷暖的真情。</p> <p>  5.“愤怒的是,一些扶贫款项被各级截留”</p> <p>  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特困村——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看“真贫”。</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7/01/32d779011f374a1c687ca9a0.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习近平说:“看到老区一些乡亲尚未摆脱贫困、生活还比较困难,心情是沉重的。”“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群策群力,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p> <p>  习近平指出,“我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一些扶贫款项被各级截留,移作他用。扶贫款项移作他用,就像救灾款项移作他用一样,都是犯罪行为。还有骗取扶贫款的问题。”他要求,对这些乱象,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坚决反对、坚决杜绝。</p> <p>  一字一句,彰显出人民群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沉甸甸的分量。</p> <p>  6.“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p> <p>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同代表委员广泛深入交流时,多次谈及农村厕所问题。</p> <p>  “是水冲厕还是旱厕?是集中化粪池还是一户一个化粪池?”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向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中南渠村党总支书记张继新代表,关切地询问村民室内厕所改造情况。</p> <p>  在福建代表团,当得知曾经去过的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的水厕,习近平十分高兴。</p> <p>  在河南代表团,他再次强调农村厕所改造一定要因地制宜:“条件好的和城镇化一样,可以搞给排水系统,缺水的地方非要都搞水厕也不实际。”</p> <p>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习近平曾专门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他在走村入户时也经常会询问了解相关情况。“群众利益无小事”,“小厕所”连着“大民生”。</p> <p>  7.“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p> <p>  今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怀仁堂。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6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坐在一起。</p> <p>  “本来想是让大家过个好年。现在疫情形势紧急,不得不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来研究部署这个问题。”习近平表情凝重地说,“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p> <p>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以超常节奏开启战“疫”日程。</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7/01/86656f5f1fdf0a7679707cc3.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指导组有什么情况、有任何需要,可以打电话直接和我说。”习近平日夜牵挂湖北、武汉的疫情,对中央指导组先后作出上百次重要指示。</p> <p>  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习近平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p> <p>  8.“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p> <p>  今年5月22日,习近平来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p> <p>  在谈到疫情防控时,习近平说:“无论年龄再大、病情再重我们都绝不放弃。”他举例说道,“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成功救治的最大患者108岁。”</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7/01/999a8f1e06d54e1aa0570c82.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在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p> <p>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p> <p>  习近平的一席话,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p> <p>  9.“很累,但很愉快”</p> <p>  2013年3月1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7/01/6aeceffa5bfc36a9000c4dc9.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在被问及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时,习近平说:“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社会的日常运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执政党的建设管理,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p> <p>  据中共中央办公厅权威人士介绍,报送给习近平的请示,不管多晚,即使到了夜里12点,第二天早上都能收到他的批示。据媒体披露,习近平出访的日程安排常常要精确到分钟,高强度地连轴转是常有的事。</p> <p>  “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很累,但很愉快。” 习近平曾在一封给他人的复信中这样吐露心声。寥寥数语,尽显赤子情怀。</p> <p>  10.“我将无我,不负人民”</p> <p>  “最后,我有一个很好奇的问题,不知能不能问一下?”</p> <p>  2019年3月22日下午,意大利众议院,习近平同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临近结束时,菲科突然抛出了这句话。</p> <p>  全场目光注视着他。</p> <p>  “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听到众人的笑声,菲科补充道:“因为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p> <p>  习近平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7/01/960ef5c6a851a94da372b797.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 <p>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铿锵有力的八个字,应该成为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p> <p>  岳小乔</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