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明确标债资产认定规则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陈敏尔任重庆市委书记

   日期:2020-07-05 00:03:17     作者:wangxiao    浏览:24    
核心提示:明确标债资产认定规则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题:明确标债资产认定规则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新华社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3日联合银保监会等部门发文,明确了标准
<p>  明确标债资产认定规则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p><p>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题:明确标债资产认定规则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p> <p>  新华社记者吴雨</p> <p>  中国人民银行3日联合银保监会等部门发文,明确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并将于8月3日起施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人士表示,此举充分考虑了当前内外部经济形势、实体经济融资的困难、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以及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等因素,旨在促进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健康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作为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起草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并于2019年10月12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相关部门共收到35家机构合计94条意见建议,在充分采纳其中合理意见后,对相关条款进行了修改完善。</p> <p>  此次发布的认定规则明确了标债资产和非标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同业存单等明确为标债资产,无需进行认定。而新增的其他各类债权类资产,均可按相关程序进行标债资产认定;若通过认定,资管产品可投资该类标债资产以置换存量的非标资产。</p> <p>  “目前,不少机构对参与申请标债资产认定态度积极,已有机构着手推动债权类资产的改造工作。”一位金融机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市场对资管产品投资要求适应性明显增强,金融机构资管产品的投资模式正逐步转型,非标资产投资有序压降,并逐步转向投资债券和存款等表内资产。</p> <p>  人民银行有关人士认为,人民银行并未强制非标资产转标,而是将投资标债资产的主动权交给市场机构。认定规则提供标债资产认定的路径,消除市场对非标资产清理“一刀切”的疑虑和误读。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非标资产难入表、难接续的问题,又有利于非标资产的规范发展,为市场增添了弹性。</p> <p>  记者了解到,在认定规则发布前,有部分存量资产并未纳入非标统计。针对此类资产,认定规则明确,在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内,可豁免非标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但对于认定规则发布后新增的,不予豁免。</p> <p>  人民银行有关人士表示,过渡期内保持对部分存量资产的监管要求不变,有助于推动市场平稳过渡,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整改计划,自主合理做好投资安排。</p> <p>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细化的认定标准与已发布的资管新规要求保持一致,并没有在已有的制度上“加码”,也没有放松监管要求。此前监管部门已与市场机构进行过充分沟通,对市场普遍关心、性质模糊的金融产品进行了明确认定,因此对市场影响相对有限。</p> <p>  人民银行有关人士表示,认定规则明确了标债资产与非标资产的清晰界定,有利于资管行业、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和风险防范,稳步推进资管业务转型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