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中新网7月10日电 据最高检微信公众号消息,为依法惩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刑事司法保护力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最高检、公安部现就修改侵犯商业秘密案立案追诉标准公开征集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0年8月23日。</p>
<img alt="资料图: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新社记者 李慧思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7/10/0157d6c91bc1a3098ccd320e.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资料图: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新社记者 李慧思 摄" />
资料图: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新社记者 李慧思 摄
<p><strong> </strong>征求意见稿指出,为依法惩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刑事司法保护力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侵犯商业秘密案立案追诉标准作出如下补充规定:</p>
<p> 将《立案追诉标准(二)》第七十三条修改为:【侵犯商业秘密案(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p>
<p> (一)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p>
<p> (二)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p>
<p> (三)直接导致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因重大经营困难而破产、倒闭的;</p>
<p> (四)其他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p>
<p> 前款规定的造成损失数额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可以按照下列方式认定:</p>
<p> (一)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尚未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的,损失数额可以根据该项商业秘密的合理许可使用费确定;</p>
<p> (二)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后,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的,损失数额可以根据权利人因被侵权造成销售利润的损失确定,该损失数额低于商业秘密合理许可使用费的,根据合理许可使用费确定;</p>
<p> (三)违反约定或者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损失数额可以根据权利人因被侵权造成销售利润的损失确定;</p>
<p> (四)明知商业秘密是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或者违反约定或者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允许使用的,仍获取、使用或者披露造成的损失数额,可以根据权利人因被侵权造成销售利润的损失确定;</p>
<p> (五)因披露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获得的财物或者其他财产性利益,应当认定为违法所得。</p>
<p> 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权利人因被侵权造成销售利润的损失,可以根据权利人因被侵权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权利人每件产品的合理利润确定;销售量减少的总数无法确定的,可以根据侵权产品销售量乘以权利人每件产品的合理利润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数额无法确定的,可以根据侵权产品销售量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确定。</p>
<p> 商业秘密系技术信息,如果被侵犯的技术信息系权利人技术方案的一部分或者侵犯商业秘密的产品系另一产品的零部件的,应当根据被侵犯的技术信息在整个技术方案中的所占比例、作用或者该侵犯商业秘密的产品本身价值及其在实现整个成品利润中的所占比例、作用等因素确定损失数额或者违法所得。</p>
<p> 商业秘密系经营信息的,应当根据该项经营信息在经营活动所获利润中的作用等因素确定损失数额或者违法所得。</p>
<p> 因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导致商业秘密已为公众所知悉或者灭失的,可以根据该项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确定损失数额。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可以综合考虑研究开发成本、实施该项商业秘密的收益等因素确定。</p>
<p> 商业秘密的权利人为减轻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直接造成的商业损失或者重新恢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保密措施所支出的必要补救费用,应当一并计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损失数额。</p><!--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