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怎么教?怎么做?如何评?——三问劳动教育“硬核”要求咋落实?-客似云来

   日期:2020-07-18 18:45:19     作者:wangxiao    浏览:20    
核心提示:怎么教?怎么做?如何评?——三问劳动教育“硬核”要求咋落实?新华社沈阳7月18日电题:怎么教?怎么做?如何评?——三问劳动教育“硬核”要求咋落实?新华社记者王莹、郑天虹、谢樱在
<p>  怎么教?怎么做?如何评?——三问劳动教育“硬核”要求咋落实?</p><p>  新华社沈阳7月18日电 <strong>题:怎么教?怎么做?如何评?——三问劳动教育“硬核”要求咋落实?</strong></p> <p>  新华社记者王莹、郑天虹、谢樱</p> <p>  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小学1至2年级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中小学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育部近日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目标框架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内容等进一步作出明确要求。<!--画中画广告start--><!--~336*280~--> <!-- 多条广告如下脚本只需引入一次 --> <!--画中画广告end--></p> <p>  劳动教育必修课怎么上?课外校外劳动实践如何开展?劳动素养评价怎么做?结合纲要推进落实,记者在辽宁、广东、湖南等地采访多所学校和相关教育专家,了解基层学校的实际探索和期盼。</p> <p>  <strong>劳动教育课上什么?</strong></p> <p>  纲要明确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主要依托的课程,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p> <p>  目前,广州市已率先发布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小学生会做一日三餐,初中生能煲汤,高中生懂理财等,涵盖家务、班务、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科创实践等多方面,并希望将劳育推广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p> <p>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少数省份建立了劳动教育体系,其他地方劳动教育体系仍是空缺。一些学校目前开展的劳动课实际是“综合实践课”,针对性不强,如某市小学阶段综合实践课内容包括“春季常见流行病的调查”“母校情”“地震有前兆吗”等常识性课程,每学期仅10课时,每周不足1课时,动手内容很少。</p> <p>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附属小学从2004年就开始系统地把劳动教育理论化、课程化、生活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一、二年级开设陶艺课,三、四年级开设手工课,五、六年级开设厨艺课。“学校有‘空中菜园’‘学生厨房’,学生在校就可以学做饭、种植蔬菜。”校长方少文说。</p> <p>  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督导与特色建设中心主任秦有才等专家建议,劳动教育课要结合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开展,师资、设施都要有明确的设置标准和扶持政策。既要促进学科教学和劳育的有机融合,也要把劳动教育与体育课、学科学习分开来,不能“劳动教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p> <p>  <strong>课外3小时劳动实践如何保证?</strong></p> <p>  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纲要强调,劳动教育途径要注重课内外结合,要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p> <p>  一段时间以来,中小学生劳动时间、劳动能力“双赤字”情况突出。有调查显示,不少孩子在家从不做家务,有些家长对学生劳动也不支持,普遍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这个课程不考试,劳动不仅浪费时间也没有必要,家长完全可以代劳。</p> <p>  记者走访发现,各地学校劳动课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学校除了卫生包干区,没有更多劳动机会。学校往往害怕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过程中发生意外等问题,很多学生可以参与的日常劳动,也交给老师或保洁人员去完成。</p> <p>  沈阳市沈河区自6月初开始试行劳动教育进家庭,规定小学低年段和中年段劳动实践每天不少于20分钟,小学高年段和初中学段劳动实践每天不少于30分钟。在制定的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方案中,从卫生清洁、内务整理、加工食品、种植饲养等方面按操作难度梳理了54项劳动内容,给家长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指导。</p> <p>  “特别是疫情以来,孩子在家的时间变长,劳动成为孩子们居家抗疫生活的最好方式。”试点学校沈河区泉园第二小学副校长徐琳琼说,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孩子们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洗碗、刷鞋、包饺子……涌现了一批内务、厨艺和种植饲养小达人,用劳动实践充实了居家抗疫生活。</p> <p>  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侯冲宇、长沙市天心区北塘小学副校长张墨雨等建议,保证劳动实践时长,需要学校出政策,家长多鼓励,社会多监督。学校、家庭、社会要整体转换观念,充分提高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同时进一步完善学业评价机制,完善学校应急与事故处理办法等,促进家长支持学生劳动,学校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劳动。</p> <p>  <strong>劳动素养如何评价?</strong></p> <p>  “劳动素养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介绍,要依据劳动教育目标,制定劳动素养评价标准,注重对学生劳动素养形成和发展情况的测评分析,将平时表现评价、学段综合评价和学生劳动素养监测区别开来,分别提出相应要求。</p> <p>  由于劳动教育与考试关系弱,导致学校、家庭重视不够。多地基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应试、升学的考验面前,学校劳动教育逐渐被边缘化,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被削弱,部分学校劳动教育缺乏规划、劳动教育计划性不足、劳动教育无考核。</p> <p>  方少文介绍,该校劳动素养评价从两个维度来进行,一是劳动课教师对学期所训练的劳动技能进行考核评价;二是对劳动实践情况的评价,每周统计一次。两项汇总,达到“特优”等级的学生评为“劳动小标兵”,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评为“劳动小能手”。而且此项成绩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的依据。</p> <p>  侯冲宇表示,劳动素养并不是单纯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还包含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情感、劳动思维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劳动技术能力来评价,但其他方面的素养,就需要多学科的整合,与其他四育融合发展。</p> <p>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王江松建议,要构建更加多元、人性化和可操作的评估体系。教育行政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劳育管理和评估部门,用于跟踪和考评学校劳育的效果,如学生基本劳动常识的知晓度、劳动情感的认同度、劳动意志和信念的内化度以及劳动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等。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